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双十一”蓝领职工:疲惫下仍有梦想

    2017-11-7

    来源:海峡人才报


        如何加速送货、如何确保每个环节不失误、如何顺利坚守到最后……每年“双十一”,都是快递员、理货员、货运司机、店主、包装工人等一线从业人员的年度大考。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因“双十一”新增的蓝领岗位需求人数呈3至4倍上升。

        快递员:“双十一”收入等于平时4个月
        早上6点,刘承(化名)到达位于上海闵行区的站点报到,开始准备一天的配送。“一车货送到后我们一起去分,因为都知道自己所在区域,因此是自己分拣,这样不容易出错。”他熟练地把货依次放进各个区域的格子里,扫描,装车上路。

        “双十一”期间公司不会给个人派送件指标,因为每个人都有固定区域,来多少送多少,必须当天送完。“平时可能一个小区100多件,‘双十一’至少翻倍,每天晚上10点能结束就算不错。”刘承说,这样的状态,从“双十一”后的第2、3天起,起码持续一个月。

        去年“双十一”派件总量比平时多40%,今年应该会更多,刘承觉得,“这是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公司会每年预估总量,据此招新人。除了增派人手,领导也会给打气,给很多人性化的照顾,比如每天忙到很晚的时候请吃饭。

        快递员绩效根据派件量计算,多劳多得,此外“双十一”期间也有加班费。“按小时算,一小时30多块钱。”刘承“双十一”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是平时3至4个月的总和。“作为快递来说,这个钱来得太辛苦了,整个‘双十一’期间,人的状态都是透支的,每个人派件能力有限,给我500单我也送不了。”但刘承俨然已经习惯,“我经验够丰富,积累好几年,现在也不害怕了。”

        他把送快递当作事业来看待,“我们公司也看绩效,每月你如果派件是最多的,能拿第一挺有成就感。不过每天把货干干净净送完,我就觉得挺有成就感的了。”说到这个,刘承略有点激动,语速也快了很多,“我最大心愿就是这样,赶紧送完,送完心里也踏实,车里的件送不完放着可闹心了。”

        来上海已6年的刘承是内蒙古人,参加了5个“双十一”,最近刚刚升级准爸爸,“‘双十一’也会买东西,去年也买了几千块。”他梦想着再干两年自己开个网点。

        女装店主:利润翻20倍,有效清库存
        从事服装行业6年,这是老黑参与的第4个“双十一”。从刚开始什么也没准备到现在提前一个月就做好各个运营层面的工作,他的女装店铺销量在“双十一”期间至少翻10倍以上,利润翻20倍,“有不少店铺能翻近百倍呢。”他透露。

        最忙最累的并不是“双十一”当天。和快递忙在“双十一”后不同,线上店铺忙在前1个月。“主要工作在运营方面,备货店家们早在半年前就准备好,不可能等到这时候还在备货。”他说,“比如11月1日开始调试,各款打几折、多少库存、放页面什么位置、平台数据、‘双十一’指数跟踪……你得保证当天没有任何问题,当天其实全是客服和发货的工作。”

        老黑的店铺曾因折扣软件问题出过一次失误。“因为‘双十一’最受关注的是价格,这块不能出问题。”他介绍,“双十一”对店铺的要求是,必须是当年的历史最低价,因此许多店铺都会实打实,平时可能是9折、8折,这个时候统一会改一个更低的折扣,过了当天立马复原。“不能顾客回头一看,你这还是以前的价,尤其老顾客。”

        相对于力图在“双十一”大清库存的线下品牌店来说,老黑的独立设计女装店更多还是“重在参与”,“双十一”大约一周后即可恢复正常营业状态。他的店铺一共有20多人,核心设计等工作由他和妻子负责,其余客服、美工、包装、运营是从网站上招聘的员工,“小团队运作更适合我们这样的店铺”。

        对他来说,“双十一”就像是“春晚”,也像一个传统节气——“做完这一场,今年基本上就可以休养生息了。”他表示,虽然20%的大商家掌握了80%的资源,看上去不太平衡,但总体说还是利大于弊,“起码就清库存来说,这个机制还是非常有效的。”

        老黑喜欢做产品,喜欢产品服务到人的感觉,“我自己不会买什么的,我现在物质欲望极低。”最让他有成就感的,还是在他的运作下,店铺能稳定运转,能成为一份稳定的事业。“我的性格不适合去公司上班,我比较主观能动,有控制欲。”他说,如果不做服装,他想承包一片地,做个农民,每日耕种。

        网店女工:“双十一”工作量翻5倍
        39岁的芳姐之前是个农民,4年前来上海务工,两周前应聘进入老黑的公司。店铺的包装女工一共6人,平均40岁上下。据老师傅介绍,每日要包装衣物数百件,“双十一”期间至少得5~6倍,平时6点下班,“双十一”期间要干到凌晨。“叠得没错,左边再对齐一点。”老师傅一边给衣物进行蒸汽熨烫,一边回答芳姐请教的折叠衣物的问题。

        衣物包装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理货,把从厂家直接拿来的货仔细查看剪裁等细节,有问题的及时处理;然后熨烫、折叠,折叠是门技术活,怎么叠、折叠的步骤很有讲究;最后入袋。

        但对包装环节来说,“双十一”当天不会再进行,包装任务全部前期完成,当天只需要进行发货包装。“量也非常大,尤其是第一天。”老师傅说。

        她们喜欢一边做事一边交流具体操作步骤的经验和看法。“我们最希望的是,买家收到货时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顾客高兴我们也开心。”芳姐一边折叠一边跟旁边女工说,“你看这件多漂亮!”

        “多攒点钱,把两个孩子接到身边。”芳姐说,忙起来还好,休息下来就很想念孩子。

        货运司机:爸妈说最多的话“开车慢一点”
        由无数个“芳姐”们打包发出的货,最终都将统一到“猴子”们的货车里。

        晚上7点,猴子的货车准时停在某快递站点内,十几位快递员将自己白天收取的件,扫描后装进车内。夜班货车司机猴子出生于90年,拥有90后的直率。

        平时一夜3趟往返,“双十一”至少得6趟。每晚7点开始收货,11点左右发车,到达总公司大概1点左右,这还不算什么,到了之后要排队分拣,常常一排就是2个小时,因为货量大,需要一车一车地交货,然后总公司再分拣去全国各地的货物,“‘双十一’期间估计要排三四个小时”。这一来一回时间根本不够。

        但货又不等人,所以他只能拼命干,占用白天睡觉的时间,吃饭就别说了,“能吃个夜宵就不错了”,短途没有轮岗制,累了他只能自己调节,休息一会儿。“爸妈有时候关心我一下,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开车慢一点。”猴子说。

        猴子最担心的倒不是这些,而是“双十一”期间,一遇到天气不好、交通管制或者高速封路,货品就会大量积压。

        虽然觉得“双十一”问题很多,但他还是觉得“该办”,“算是这个行业一年的高峰和旺季,主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天气一冷容易刺激大家的购买欲。”他理性地剖析道。

        因为自己做物流,也不想给物流增加负担,他“双十一”当天不会去抢东西,但作为90后,他也喜欢“吃喝玩乐”,所以都是之前买,而且全是同城购买,节省物流成本。

        这是猴子参加的第3个“双十一”,也是他来上海的第3年。22岁就结婚的他如今婚龄已有5年,“同事们结婚都早,出来做事的,结婚早家里放心,老板也放心,这行业流动性这么大,很多小孩来做一天就跑了,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