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托育将解决职场父母的烦恼

    2017-8-8

    来源:海峡人才报


        1-3岁的宝宝,谁来带?这是让不少职场父母头疼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难题。妈妈们的产假休不了太久,幼儿园又不接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除了祖辈隔代照看、请家政阿姨帮忙或者交给私立托管机构,几乎难寻其他正规的托幼方式。但现有的几种方式,又不尽如人意。尤其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1-3岁婴幼儿的看护问题愈加突出。

        3岁以下宝宝看管成难题
        “愁、愁、愁!”最近,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二宝妈妈小田为给孩子找育儿嫂伤透了脑筋。

        今年3月份,35岁的小田生了二胎。月嫂走后,小田就开始找育儿嫂。接连面试了七八个,都不合适。眼看半年产假就要结束,小田心急如焚:“我在家的时候还能帮忙一起带孩子,上班后就只有爸妈管了。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两个小孩,怎么管得过来?特别是小宝才半岁,还不能上幼儿园,真是放心不下啊!”

        但在其他人眼中,小田还算幸运的,起码有父母能够帮忙。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陈芳告诉记者,国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时,她也曾动心。一是因为很喜欢孩子,二是觉得儿子有手足陪伴,长大之后就不会太孤单。但动心归动心,想想现实情况,陈芳最终还是决定不生二胎。

        “经济方面还好说,富有富的养法,穷有穷的养法,以我们的条件还是能负担得起的。关键是孩子在3岁上幼儿园前没人帮忙看管。我和丈夫双方的父母身体都不好,没法帮带孩子,完全依靠育儿嫂又不放心。一胎时我请了一年假来照顾孩子,上班后又陆续找过几位育儿嫂才勉强撑到孩子上幼儿园。”回忆当年带“小奶娃”的艰辛,陈芳很无奈。

        “我也考虑过私立的托管班,但考察一圈下来,发现‘无证、无照、无资质’的机构远多于正规机构,鱼龙混杂,很难分辨好坏,根本不放心把孩子送过去。而且收费也高,动辄几千元,对一般家庭来说确实负担不小,就放弃了。”陈芳说。

        小田和陈芳的困扰,是许多职场妈妈的真实写照。

        托育服务严重短缺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给妇女的产假是6个月。也就是说,孩子半岁后,母亲产假就结束了,之后要全职投入工作,白天基本无法照顾孩子。而大多数幼儿园一般只接收3岁以上的幼儿。那么剩下的两年半,小宝宝该由谁来照顾看管?

        能够放弃工作、全职照顾孩子的妈妈仍是少数,多数家庭采取了这几种解决方案:姥姥奶奶隔辈抚养,或者雇佣保姆照顾,或者把孩子交给私立的托管机构。而实际上,对于职场父母来说,托育服务严重短缺,老人体力精力都有限,保姆文化素质不高……哪种方式都不放心。

        国家卫计委2016年11月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近八成婴幼儿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其中近一半的祖辈感到“无可奈何”。特别是照顾过“一孩”的祖辈不愿再照顾“二孩”的比例上升。即便是心甘情愿看管孩子的老人,也因为年龄大、身体差等原因常常力不从心。

        家政保姆带孩子,更让不少年轻父母“爱恨交织”。家政服务业流动性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职场妈妈都有过半年更换多个保姆的经历。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托育服务严重短缺。调查数据显示,0-3岁婴幼儿在中国各类幼托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教育部门审批发放的办学许可证,只针对教授知识或技能的培训机构,0-3岁的托管机构不在此范畴。也就是说,这些幼托机构只能进行工商注册。而工商部门只能对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对教学内容、师资和环境等问题却无法监管。

        统一规划逐步规范
        对于托管机构,专家认为,社会上的私立托管机构良莠不齐,有些纯粹靠利益驱动,老师也不具备专业资质,或者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她们提供的托管服务让人担心。而且老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很多老师在一个地方干一年就走,孩子们缺乏安全感。

        专家建议,要解决0至3岁婴幼儿托管难问题,政府必须重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在托管机构方面要公立私立两手抓。首先投入建设一批公立的、专业性强的幼托班,同时考虑把幼儿园管理从孩子3岁以后提前至0到3岁。其次,规范已有私立托管机构,加强监管,对机构任职人员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定期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此外,规范育儿嫂市场,对月嫂、育儿嫂群体也要加强管理和专业培训。最后,一定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对这些机构、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

        令人欣慰的是,3岁以下托幼资源短缺问题,政府部门也已关注到。日前,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努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兴办、建设托幼设施,解决职场父母关心的“小奶娃”问题。

        上海、南京率先试点
        从今年3月开始,上海市总工会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各类托育服务,并率先推出爱心妈咪小屋升级版——“职工亲子工作室”,探索在职工需求集中且有条件的企业、园区、楼宇等单位开展职工子女晚托、暑托、寒托等各类形式的托育服务。

        目前,上海市总工会已选取12家有托育服务基础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亲子工作室”试点,包括沪江教育科技公司、携程旅游公司、上海盈达空调设备公司、上海鹰峰电子科技公司、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此外,南京市已建成493个社区托育机构进行早期教育公益化服务,并进一步完善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1+1+N”的社区托育服务模式(即1个市级,每个区一个区级及N个街道和社区级),让0-3岁婴幼儿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普惠性,均等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