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95后”来袭,企业准备好了吗?

    2016-8-31
    来源:海峡人才报

        说话萌萌哒、穿着酷酷的;内心挺文艺、举止很逗比、风格“接地气”;擅于恶搞和自嘲,交流要用“二次元”语言……以上这些描述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十足的“95后”。当下,时代的齿轮已经卡进这个被称为“95后”的群体,读懂他们,企业和市场才能通往未来。

        现在,不妨通过一份随机抽选的2200个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为这个群体“画个像”。 

        手机时代的“原驻民” 
        相较于“80后、90初”,“95后”生长于经济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从出生开始,就全面享受高成长红利、较轻的代际人口竞争压力和更为充裕的既定资源。对于“95后”来说,高成长红利意味着“娱乐”投入多于“教育”,但他们的教育也是处于高水平,其比例在经济学上其实也很“均衡”。

        “95后”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 85%的“95后”在初中以前就接触互联网,84%的“95后”在中学时就拥有智能手机。与PC、平板电脑相比,他们更偏向用手机上网,上网高峰在12︰:00—14 ︰00和20 ︰00—22 ︰00。

        就业观与就业环境
        调查显示,他们的就业观超正,工作先看发展空间,薪酬排第三。没有那么热衷去国企和大公司,最喜欢创业型公司,这意味着可以无限发挥。

        关于就业,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95后”们把薪酬放第一位的不足15%,发展空间是他们最看重的要素,占到54.55%,这一比例跟“95前”相近。这使得大家对于创业型公司充满好感。不过与非“95后”相比,“95后”去国企、事业单位的人数减少5%以上。

        在职场中,关于最喜欢的上司类型,善解人意首当其冲占第一位,但是与非“95后”不同的是,喜欢雷厉风行和说一不二的上司要多出20%,占到39%。所以,行动派领导可能更受“95后”欢迎,即使有时会有些不近人情,但请用实力说话。

        对于工作环境,相比高大上的写字楼,他们更喜欢小而美的开放办公环境,这个占比“95后”人群要高于非“95后”约17%。

        网络平台为主要购物渠道
        关于主要购物平台的首选,淘宝首当其冲位列第一,选择的占73.46%。14.2%把京东排第一,唯品会、亚马逊、当当网作为主要购物平台的分别有3.7%、1.23%和2.47%。

        关于最喜欢体育品牌,15.45%的“95后”选择Nike,超越Adidas。但对两个品牌总热衷度高达25.45%,略超安踏、匹克、乔丹等国产运动品牌的总热衷度。 

        “95后”是推动当今世界消费潮流的主力军。失去这个消费者群体,企业必然失去未来市场。事实上,那些先知先觉的机构与品牌早就开始研究这一代人的特点并进行了相应的商业布局,这一点从“95后”置装时的重视选项上也可读出其中的变化。

        聊天更爱QQ和微博
        关于社交平台,微信、QQ被重度依赖,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95后”对QQ的依赖比“95前”更多,还有微博的使用频率也更高,微博关注的公众号多是轻松娱乐、追星、网红,也格外关注新闻时事。

        关于综艺节目,“95后”和“95前”的兴趣点无大差异,真人秀占主要地位,“95后”对《奔跑吧兄弟》兴趣最大,《快乐大本营》和《极限挑战》排名紧随其后。“95后”比“95前”更加关注综艺节目。喜欢吴亦凡、鹿晗、宋仲基这类“小鲜肉”的“95后”要超过“95前”们。

        关于创业
        关于创业的话题,“95后”的热情还是有的。对创业的未来比较乐观。“95后”认为创业看时机的有36%。只有5.45%的“95后”认为创业是泡沫,而有24.63%的“95后”认为对创业没有勇气或者不想多操心。这些数值基本与“95前”持平,基本反映大众对创业的普遍心态:有期待,但外在、内在条件都有一些阻力。

        他们想做马云,更想做自己。关于未来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有26.36%的“95后”希望成为马云这样一流的企业家,但更多是希望做优秀公司的核心员工,这类占比达到29.09%。同时,有将近10%的“95后”在想成为的“其他”栏里,写下了“做自己”。“自己过得好就好,不是特别在意社会赋予的名誉、地位”“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平凡、知足”这样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