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人才报
本报讯 毕业之后,毕业生的档案该去哪里?毕业生档案,究竟与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何关联?
6月8日上午,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在省档案馆的“旗山档案讲坛”,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作题为《毕业生档案——助力职业生涯发展》的报告会,由一直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政策宣讲、毕业手续办理工作的人事专员丁龙印,详细解读毕业生档案的相关政策规定及办理流程。
报告会开篇从毕业生档案转递渠道、毕业生档案保管资质、毕业生档案转移方向、毕业生档案身份转换、毕业生档案免费服务五部分展开。丁龙印表示,这是每年毕业生普遍关注、存有疑惑的五大内容。
他指出,大学生的档案去向一般是依据就业去向而定,“今年,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根据国家政策及本省实际情况,将毕业生去向分为11种情形: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和地方基层项目、待就业、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其他特殊就业等,毕业生毕业去向不同,档案转移方向也不尽相同。”
“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进国企,升学,职称评审,落户及户籍使用,开具各类证明,退休手续办理及退休金,这些手续都有可能需要使用个人档案。”在谈及档案与职业生涯的发展关系时,丁龙印在报告会现场播放了新闻纵横栏目的《谁动了马亚文的档案》短片,并通过列举6个真实案例,向毕业生梳理档案与职业生涯发展(从入职到退休的各个环节)的关系与作用。
报告会最后聚焦毕业生档案手续办理环节,这是毕业时与毕业生直接关联的具体手续,包含报到手续、党组织关系手续、职称手续、户籍手续等。
丁龙印建议,这些手续都应在毕业后及时办理,档案是记录毕业生学习、工作经历的重要材料,所有毕业生都应了解并关注档案去向。
在场学生普遍反映,这场报告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让他们对毕业生档案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受益匪浅。
在提问环节中,毕业生围绕就业协议书签订、工龄核定、报到手续等方面提出问题,丁龙印结合当前新政一一给出建议与指导。
主办方表示,此次报告会作为“6·9国际档案日暨第四届福建省档案馆日”主题宣传周的活动之一,目的是向毕业生普及档案知识,让毕业生认识毕业生档案的重要性,在毕业时能够及时做好档案转递和就业手续,使毕业生档案成为大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大助力。(文/图 记者 张寅)
相关链接:
毕业生就业问答
问:什么情况下,毕业生可以不需要签订就业协议书?
答:按照国家规定,每位毕业生在毕业时都要领取就业协议书,在落实就业单位时,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但是,每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不一样,有的人选择升学,有的人选择出国,有的人选择去私企上班,有的人选择考公务员等。
通常情况下,如果就业方向是升学、出国(留学或者就业)以及获得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录通知书(包含国家以及地方基层就业项目等)。在这些情况下,可以不需要签订就业协议书,档案则按省人社厅的相关规定,升学的转往升学的院校;出国的转往生源地的人社局(教育局);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转往单位指定机构保管。
问:报到证未办理就业报到手续,就没有工龄吗?
答:工龄和档案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不少毕业生会询问到的问题。工龄的普通含义是,工作时间的长短。近几年,关于工龄的相关政策不断变化。今年,省人社厅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从非公有制单位和临时工中招收录(聘)用的工作人员工龄计算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相关的工龄计算、工资待遇等问题。《通知》规定,此类招收、录(聘)用的正式工作人员,同时符合相关条件的,其2005年及以后实际工作并缴交养老保险的年限可计算为连续工龄:2005年及以后在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非公有制单位中实际就业或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临时工,能提供原始劳动合同的;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
可以看到,目前我省最新的工龄核定政策中,已不将报到证作为工龄核定的参考依据,而是看劳动合同及养老保险缴交记录。因此,特别提醒毕业生,当落实就业单位时,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缴纳养老保险。
问:毕业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待就业学生,毕业后要如何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答:这类毕业生毕业时所领取的是待就业性质的报到证,毕业后落实就业单位时,应及时办理就业报到手续。首先,先咨询工作地所在的人才市场,如何办理就业报到手续,一般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和人才机构都有办理这个手续,通常材料是:报到证、毕业证、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书等,具体材料以当地人社局规定为准。
更多有关毕业生档案与就业等问题,读者可拨打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客服热线:0591-96345咨询。(通讯员 丁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