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七年,在职场中吃过的亏不胜枚举。从最初的职场菜鸟一路成长至今,仍然在学习和摸索。这条摸着石头过河的职场之路,曲折蜿蜒,一不小心就会走入困境。
开始带下属之后,经常会跟公司高层还有身边来自各个领域的身居管理职位的朋友请教一个问题:作为管理层,你最看重下属身上的什么特质?
他们回答的内容估计会让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感觉到意外。但是这是非常重要的7条职场法则,而且你的上司可能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这些。
职场法则一:能力再强,都不要忘记感恩
问及最看重人才什么特质时,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这个答案。不是聪明不是能力强,而是知不知道感恩。关于这个,我身边就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A能力很强,执行力也很强。各方面能力都很不错,但是A从来不会感激团队对她提供的帮助,因为觉得自己能力强,所以她所负责的所有项目的所有功劳她都认为是自己的。长此以往,愿意帮她的人越来越少,她做得很吃力也不开心,最后离开公司。
小B能力一般,不算是特别灵活的姑娘,但是做事很扎实。因为觉得自己是职场小白,所以对于所有给她提供帮助的人她都会表示感谢。因为她懂得感恩,所以身边的同事都愿意帮她,她接到的项目越来越多,工作能力也被锻炼得越来越强。在公司3年积攒了较好的口碑,她被上司第一个推荐去参加海外研修,回国后便升到管理职位。
这个社会上没谁有义务教你,你的上司在教你的时候花费了他宝贵的时间。要知道,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你的感恩,对他来讲是一种对自己所付出的精力的一种尊重。你的同事每天也跟你一样忙得焦头烂额,但是他肯花时间帮你,他慷慨相助同样值得你尊重。所以学会感恩,用心感谢别人对你的帮助。你会发现,因为感恩你的运气会越来越好。
职场法则二:用行动证明你的责任心
有责任心这个描述经常会出现在简历上,但是有责任心并不是语言可以证明的,唯有行动才可以证明你的责任心。
怎么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责任心呢?
举一个很简单的细节,估计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从你手上交出去的文件资料你要基本能保证它的准确无误。很多人平时忽略这点,但是这个真的很重要。
有一次我准备部门会议的资料,临时有事托一个下属为我准备其中一页资料,结果她为我准备了一张错误百出的资料,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让她帮我准备过会议资料。从她手上交来的资料需要我盖章的时候我都会再三确认之后再盖,所以她的文件盖章会比其他人要等得久些。
你所有的行为构成你个人的立体形象,所以用行动证明你的责任心吧。
职场法则三:有主见但不要固执己见
最让你头疼的下属不是懒,不是能力差,而是过于固执己见。估计这也是很多外企更愿意招毕业生的原因。
在职场混过几年的人最容易犯这个毛病,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之后会建立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认为自己的体系是最好的,便无法接纳更好的建议,固执到让人觉得无奈。
一个人的心灵开放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长的高度。如果你才掌握一点知识就觉得够了,不再学习新的东西,不再以开放的心态吐故纳新的话,估计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职场法则四: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减少不必要的抱怨
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和情商几乎为零。所以在职场中,提高智商和情商的的办法就是稳定自己的情绪。刚入职的时候,我的上司告诉我:不要用你当天的心情来工作。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另外,抱怨除了可以破坏工作氛围之外没有任何作用。所以管好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的嘴巴,减少不必要的抱怨。
职场法则五:不要在公开场合顶撞上司
如果跟自己的上司有不同见解,可以私下讨论。私下讨论即使会出现争论也不过是两个人就事论事的讨论而已。而在公开场合公然顶撞自己的上司,只会让你和自己上司变成他人眼里的笑话。哪个上司愿意继续培养让自己成为笑话的下属呢?
毕竟人与人之间,一旦撕破脸皮,就无法画皮修补。所以,收起你的血气方刚,切记不要在公开场合顶撞你的上司。
职场法则六:讲执行的时候别废话
比起表达能力,执行能力高的下属更让上司喜爱。
吩咐一件事情下去的时候,下属的表现通常有两种。
一种下属会想出执行这件事情将会遇到的困难,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跟你讲述一遍。因为有困难所以他就有理由执行得很慢。
另外一种下属就是执行力很强的那类人,他们会执行下去,执行的过程出现困难会积极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他会客观地跟你阐述困难请求协助。
如果你是上司,你也会喜欢执行力强的对吧?所以需要你执行的时候,别废话,Just do it。
职场法则七:不要抓着别人的错误不放
身处职场之中,无法避免办公室政治,很多人甚至以此为乐,有些人一旦抓到别人犯错,便毫不留情地攻击别人,这是极不可取的一种行为。即便是在职场之中也不要忘记与人为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宽于待人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在将来逆境之时被人落井下石。不要抓着别人的错误不放,你的宽容最终还是会反馈到你自己身上。
现在你知道了这七条法则,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刻意去演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用心去体会它,自然而然地去改变自己。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才配拥有更好的未来。(冉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