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延期毕业:为就业找到“最优解”

    2016-4-14


        近日,“延期毕业”一词登上了热搜榜单。这源于近年来校园内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曾经“遥远”的延期毕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


        无论是为了缓冲大学生就业、实行弹性学制,还是鼓励创新创业,延期毕业可能是一种好的探索——




        准确地说,张伊现在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五”学生。和大多数本科专业一样,她所就读的传播学专业是4年学制,之所以上“大五”,是因为她主动选择了延期毕业。


        张伊告诉记者,大四时决定跨专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当时对考试没有把握,便申请延期毕业一年,留在学校继续复习,明年再考”。


        如今,像张伊这样抱着“我可不可以晚一年毕业”想法的大学生正在增多。在他们看来,“延毕”不再是无法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而被迫接受的“人生污点”,而成为新的“时尚”。他们“延毕”的原因多样,或因为考研考博,或因为出国交流,或因为结婚生子……


        常年从事学生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团委书记刘佳表示,人大新闻学院申请推迟毕业的学生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来看,最多的一个班里有一半人数在申请‘延毕’”。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延期毕业是一种缓冲。


        以往,“延期毕业”并不是褒义词,它通常被认为是因为学分未修满,或者论文未能顺利完成而导致的学籍变动。一些高校学生对记者表示,“这个词听起来就像留级”。


        然而,随着大学的包容度和自由度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成长路线”开始变得多样化,“延毕”渐渐成为一个未必不好的个人选择。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延期毕业或许可以为将来更好的发展作铺垫。


        说起自己的“大五”岁月,张伊认为可以用“白捡来的”形容。

        张伊决定多复习一年再考研时,算过一笔账。在北京,如果她在脱产的情况下专心备考一年,生活花销最少也得4万元。若申请延期毕业,她可以继续住在宿舍里,一年600元的宿舍费就是全部的住房花销。


        对于“延毕”,张伊甚至认为这是靠自己争取才得到的资格。在和校方交涉时,她说:“写论文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无法按期完成。”这样的“自我评价”,让院里的老师无话可说。


        “虽然在考研,我也希望自己仍是在校生身份,游离的感觉很可怕。”她坦言,留在学校她才可以踏实复习,而离开学校就会“心里没底”。


        “延毕”的这一年,张伊每天一早出门,到了宿舍熄灯时候才回来,宿舍的意义变成一张床。虽然和学妹室友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是张伊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复习环境。


        和张伊一样,北京一所“985”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王响在对未来发展的考量中,也纳入“延毕”这一选项。


        王响本科毕业时选择保送读本校的两年制研究生,本以为可以轻松拿到学位。然而,一入学,学校就修改了毕业条款,除去以前的毕业条件,还增添了在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名义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SCI论文审核发表周期相比于两年的研究生周期,实在是有点长。”据王响介绍,在本专业两年学制的设计下,研究生一年级的主要精力都用于课程和实验学习,而第二年再将论文发表提上议事日程,即使写出来,也很有可能来不及发表。


        “如果因为赶着毕业就选一些影响因子小、审核周期短的SCI期刊发表,这和自己求学的预期值相差太大,我情愿缓个半年时间毕业发篇好的文章。”王响还发现,“延毕”半年,正好赶上校园秋季招聘,相当于以应届生的身份多了一次参加大规模校招的机会。


        事实上,一些高校教师也十分认可王响的做法。有教师认为,两年读一个硕士学位会影响学术质量,他们往往建议自己的研究生读3年。


        “两年的时间太短了,一年修学分,一年找工作写论文,根本没时间好好做学术研究,这样造成现在的学生学术水平不行,并且过于浮躁。”清华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这样说道。(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