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约束没有“调休期”

    2016-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何浩民 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城管队长“推牌九”,被人拍下视频发到网上,在当地网站论坛受到不少网友关注。昨天,发帖人在现代快报采访时称,这名街道干部在上班时间赌博,输赢不小。对此,当事人王某承认玩牌,但否认是上班时间,且输赢不大。金坛区纪委表示,已对此事展开调查处理。(《现代快报》 4月6日) 按照王某的说法,视频拍摄时他正处于“调休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八小时之外”,在他眼里,只要不上班,“调休期”是他的个人时间,组织无权干涉;一句“输赢不大”,充分折射出王某党纪意识淡薄,认为“八小时之外”不出大问题,小节上无关紧要。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在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依然存在,甚至有的人说起来还振振有词,但别忘了,干部上班有“调休期”,党纪约束是没有“调休期”的。 干部是一种身份,对所有的党员干部而言,并非只在“八小时之内”是干部,在“八小时之外”同样也是干部,只要还没有脱离干部身份,都必须受到纪律的监管。以“调休期”为“挡箭牌”,试图逃避党纪监督,这种说辞显然太过“拙劣”。另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即使真的“分不清八小时内外”,也应该清楚干部赌博是被严令禁止的,在调休期间我行我素,对党纪约束置若罔闻,公然顶风违纪参与赌博,对待这样的干部决不能姑息纵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调休期”是个人的“私密空间”,生活作风是“小事”、“私事”,于是放任自由,追求各自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干部显然是不合格的。事实上,大多数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都是在干部的“私人空间”,从个人宴会到歌厅舞榭,“八小时之外”成为了腐败发生的“黄金时段”。因此,无论是否是“带彩娱乐”,不管是不是“调休期”,党纪约束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党员干部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监督和制约。 干部在“调休期”参与赌博,除了其主观认识偏差,纪律意识淡薄,也暴露出“八小时之外”的监管还存在盲区。一方面,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变动性等特点,很多监督手段缺乏操作性,一些干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两个样,容易迷惑他人。另一方面,监督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成本高、难度大,道德与法纪的界限难以把握,可能“费力不讨好”,甚至会因为涉及他人隐私而招来抵触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八小时之外”就成为了不少干部堕落变质的起点。 让党纪约束没有“调休期”,就必须让“八小时之外”没有空档和盲点。除了要纠正少数干部“下班就不受纪律约束”的错误观念,关键还需要在监管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完善监督手段,扩大监督群体,把类似“朝阳群众”、“西城大妈”这样的热心群体吸收到监督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厘清界限,瞄准靶心,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也不行,在保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的同时,关键要以管好、管严、管到位为目标,真正让违纪乱法行为无处遁形,无缝可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