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16-3-9

     

     

    来源:海峡人才报

     

     

      3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报告政府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仔细阅读这份报告,会发现里面蕴藏有很多机会。其中,政府要大力发展的行业很有可能将成为热门行业,机会和前景看好。

     

    这些行业前景好

     

    1.新能源车和二手车

      报告称要活跃二手车市场,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措施,2015年我国多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尽管总量还比较少,但这恰恰说明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工程建筑行业

      报告称要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我国很多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下暴雨容易出现“看海”的景象。推动城市管廊建设已经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行业的发展空间相当广阔。

      报告还提到要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这些都与工程建筑行业有关。

    3.农村电子商务

      报告提到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同时还称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而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举措或许将促使农村电商成为电商发展的下一个蓝海。

    4.节能环保产业

      报告提到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节能环保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广阔,无论是建筑节能还是工厂节能,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随着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未来前景也相当看好。其中,包括节水、垃圾处理等在报告中也都有提及,值得关注。

    5.农产品深加工

      报告称要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当下,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收,但库存压力大,目前库存的粮食有近数千亿斤。因此,很多农产品面临价格下跌的压力。为了解决库存压力,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是必由之路。

    6.个性化生产

      报告称要提升消费品品质,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工匠精神。在今天的社会,需求是多元的,很多人追求高质量、个性化的生活,这方面的需求仅仅依靠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无法满足。因此,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小型创意公司甚至是个人工作室也会有不错的前景。

    7.旅游行业

      报告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规范旅游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闲暇时光外出旅行,报告形容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但无论是境内旅游还是境外旅游,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今年旅游业仍然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

    8.儿童医疗

      报告称要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在全面二孩政策已经落地的情况下,未来对于儿科医生的需求会增加。但现实是,我国儿科医生面临严重短缺,平均每1000名儿童甚至还不足半个儿科医生。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要加快培养,虽然现在当儿科医生可能比较辛苦、压力大,但前景看好。

    9.金融行业

      报告称要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同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从去年到今年,尽管资本市场出现动荡,但金融行业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平均每日数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数字,看起来有些宏观,但平均到每一天,则更加直观,更显政策力度。

     

    1.职工分流安置补贴:每日2.73亿元

      为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报告提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中央财政将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2.改造棚户区住房:每日1.64万套

      2016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3.培训农民工:每日5.74万人

      在扩大就业创业方面,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到农民工,政府报告都有考量。其中,要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

    4.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每日5.46公里

      为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将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促进“多规合一”。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5.通光纤行政村:每日136.6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春节回农村老家没网络抢不到红包、刷不了朋友圈。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改革将在2016年启动。与之相配套,将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

    6.脱贫人口:每日2.73万人

      2015年,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2016年,要再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异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

     

     

    养老金、医保补贴等继续提高

     

      小编把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就业、养老、医保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要点摘了出来,与大家分享。

     

    1.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提出要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另外,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8%,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2.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今年政府设定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另外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会有不少人需要安置,单是钢铁和煤炭产业就有180万人。

      另外,有政协委员称,如果延迟退休得以推行,每年减少的工作岗位高达数百万。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这两个数字不变,表明中央的信心。

    3.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贴提高到420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再次提高,达到420元。此外,今年还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政府在医改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4.对企业及个人减税降费规模将达5000亿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达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增加财政赤字不仅可以用于投资,还可以用于民生项目,减税降费。根据安排,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降费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财政赤字逐年增加,也表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积极财政政策注重加力增效。

    5.国力大幅增强,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

      总理报告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

    6.人民生活更殷实,人均预期寿命长一岁

      更多人将摆脱贫困;更多人将接受好的教育;更多人将找到工作;更多人将住进新房;更多人寿命将延长;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生活也将更丰富。

    7.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十三五”期间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45%

      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从以下3方面着手: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区域发展也将更协调。

    9.高铁里程达3万公里

      总理报告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今后五年,政府还将推动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上网将更加便捷。

    10.发展新体制逐步形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总理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政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李克强:“福”是“建”出来的

     

      “很多人说福建是‘福’字当头,但我说,福建更要‘建’字开路。”37日,李克强总理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妙解“福建”二字,“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福建的‘福’也是福建广大干部群众‘建’出来的!”

      在福建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尤权、于伟国、梁建勇、陈国鹰、林宝金、张兆明、章联生等代表围绕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生态环境保护、革命老区发展等先后发言,李克强不时与大家讨论。

      李克强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去年福建和全国一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逆势而上,成绩难能可贵。今年发展任务复杂艰巨,一要“建”字当头,打造沿海地区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抓住机遇、创造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更好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做强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加强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学发展。

      二要“破茧成蝶”,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应用推广,通过发展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培育新经济,以新动能成长带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三要先行先试,在改革开放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积累经验。深耕自贸试验区这块改革“试验田”,提升对外包括对台经贸、人文等交流合作水平,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希望福建立足实际扎实苦干,更好造福人民。(来源: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