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大学生毕业季,越来越多的P2P企业正开启疯狂校招模式,争抢“小鲜肉”毕业生。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P2P校招”的关键词,出来的搜索结果接近80万个。而某新闻网站上,则赫然显示有P2P企业用30万年薪打动应届高校生的新闻。
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
国内某招聘网站发布的《2015校园招聘白皮书》显示,2015届毕业生首选雇主行业中,金融类行业再度蝉联榜首,而互联网金融行业为毕业生进入泛金融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记者近期打开数个招聘网站,都见有P2P企业进行校招,这在往年其实并不常见。“如果一两年前你搜P2P校招,结果可能也就几百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为何P2P开始疯狂校招路?
有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与近年来监管政策不断落地,行业发展逐步稳定相关,另一方面确实与目前行业人才紧缺有所关联。
“作为新兴行业,P2P的人才供给确实供应不上扩张步伐。”联金所COO刘哲表示,P2P行业既要求员工具有互联网思维,也需要扎实的金融基础,“短期来看,这类的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
30万年薪聘请应届生?
在此背景下,一些P2P企业选择了校园招聘,开启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在数个毕业生论坛上都看见国内知名P2P平台拍拍贷的招聘信息,岗位涵盖客服、运营、风控以及管培生等多个方面。
拍拍贷的人力总监吕雯表示,平台考虑校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建立健康的人才梯队。“我们希望在校招的人员中发现不错的苗子,进行自我培养”吕雯认为,校招的员工无论是从对公司的忠诚度、对实际业务理解方面以及公司文化范围的融入,都会较有优势。
不过,在平台进行校招的同时,有网络新闻传出,为了感动90后“小鲜肉”加入互联网金融的新型行业,有平台开出高达30万元的年薪进行校园招聘。
“如果消息是真的话,我也只能说是个别现象。”对此,数位平台的人力资源总监都表示,这样的新闻有些解读过度,实际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起薪并不会如此高,“可能会更接近一些互联网公司的薪水。”
远水难解近渴
记者在与一些进行校园招聘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沟通中发现,高水平人才的缺失是目前行业的“近渴”,不少平台也都承认“远水难解近渴”。
据了解,目前资深风控岗位和运营岗位更加偏爱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比较成熟的大平台采取的是校招和社招并行的方法。
然而,比起较大平台愿意通过校招进行人才梯队培养,中小平台则更愿意利用“熟手”进行快速操作,这些“熟手”不乏同行间的相互挖角。
“若现在我们不去校园挖掘行业生力军,下一个五年,很可能仍然面临同样的用人困境。”万盈金融CMO姚冬娜说。
但也有企业负责人表示,足够吸引力的新手机制、培训体系、公司文化和内部晋升缺一不可,“比起挖角,我们更担心不能吸引真正的人才”。(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