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即将流行起来的5个新工作规则

    2015-10-28

        工作成果重要,还是准时打卡重要?每天待在办公室8小时,扣掉开会、上网闲逛、接电话、老板同事打断、茶水间聊天……你真正专心工作的时间有多少?

        进入网络时代,过去那套待在办公室必须遵循的工作守则已经过时了。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社会与经济学教授莱奇(Robert B. Reich)在《卖命工作的诱惑》一书中分析现代工作新型态,他认为科技的发展,使得工作者不再限于一个固定的工作场所或固定时间才能工作,透过网络及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行动载具,随时随地都可以工作。

        新时代的新工作形态,制式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即标准作业程序)被更具弹性且不断变动所取代,工作者既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Fast Company》杂志归纳出未来工作的5 个新规则,这些新面貌即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远距工作成常态
        旧型态:每天通勤到固定的办公室,待在办公室里工作。
        新型态:工作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任何时地都可以工作。

        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员工在家工作的政策,远距工作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开发协作平台Word Press的Automattic公司,所有员工都不用进办公室,他们上班地点可能是家里的卧室,也可能在个人工作室。

        表面上看来,科技是远距工作趋势的推手,但实际上,“想远离办公室”的内心愿望才是背后真正原因。嘈杂、干扰都远离吧,我们只想在最舒服的状态下工作,所以办公室可以是任何地方。

    2.随时待命,随时工作
        旧型态:朝九晚五打卡上下班,晚1分钟叫迟到,多1分钟叫加班。
        新型态:以最有效完成工作为准,工作时间不固定,可能24小时随时待命上阵。

        好处是,不必受限于上下班打卡时间,也不会被绑死在办公室里,只要在工作完成期限前交出成绩单即可。坏处是,透过智能型手机、通讯软件、平板及计算机等工具,我们可能24小时随时都会被老板call,随时都要放下手边的事支持工作。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2013年的研究发现,半数以上工作者表示,在周末时,每天至少会确认一次与工作相关的讯息;也有半数工作者说,在上下班通勤时间或生病请假时,他们也会这么做;甚至有44%的人在度假时,也会查看有没有工作相关讯息。这种紧张状态,已经影响到睡眠时间。其他研究也指出,许多人睡到半夜,还是会爬起来确认工作讯息与进度。

    3.自由工作者成主流
        旧型态:拥有一个全职工作,从中获得薪资。
        新型态:自由接案,从一个项目到下一个专案,或从一个零工到下一个零工。

        从2013年开始,自由工作者开始在全球蔓延开来,“零工经济”(指人们下班后利用空闲时间打零工,以增加额外收入的新经济模式)趋势正快速崛起。

        根据自由工作者媒合机构Upwork估算,2014年美国有5300万名自由工作者,占美国劳动人口的34%,也难怪现在的问卷调查,基本数据的题目已经从“在哪里工作”变成了“在做什么”。

        针对这种新工作型态,自由工作者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接案。调查发现,大约一半的自由工作者对这种工作型态感到满意,但另一半的人却感到忧虑,因为接案的高度不确定性,可能有一餐没一餐的,让他们仍然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

    4.工作生活不再壁垒分明
        旧型态:工作与生活是天平的两端,截然二分,彼此不会互相干扰。
        新型态:工作与生活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彼此踩线,相互融合。

        Google董事会执行主席施密特在《Google模式》一书说,“对许多人而言,工作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能分开。最好的文化是邀请员工、并使他们以有益的方式工作过度,让他们在工作地点和家中都有相当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所以,如果你是经理人,你的职责是使工作生活愉快充实,你的主要职责不是确保员工周而复始地每周工作40小时。”

        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斯派瑟也指出,许多企业醉心推动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但这似乎不切实际。当代工作型态的现实是,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线愈来愈模糊,“我们试图在两者之间筑起一道障碍,但它却一再被撞倒”。

    5.为你所爱而工作
        旧型态:为钱而工作,赚钱养活自己与家人。
        新型态:工作,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热情,你热爱你所做的事。

        苹果创办人贾伯斯说过,“只有相信你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只有热爱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出伟大的工作”。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汀生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也提到,所谓“热情”,是为你的工作找一个动机,它会让你心甘情愿在早晨离开柔软的床铺去工作。


        很多人选择工作是因为薪水或公司福利,可是一阵子过后,他们就身陷痛苦泥淖中,找不到工作热情。永远不要说你“只需要一份工作”,而是要“做你所爱”。企业都希望员工对工作有热情,而非做一件无聊的工作。(中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