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大学生为何青睐民企?

    2015-8-18



    “任人唯贤的企业用人标准,让我们如鱼得水”


        儿时的一场意外,王珊不幸被截肢成了一名“单腿”女孩。残酷的现实没有将她击倒,在浙江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习的4年中,她品学兼优,还当过校学生会主席。


        2008年毕业季,王珊找到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技术员的工作。虽然收入可观,但日企在用人上非常讲究资历,再能干的年轻人也很难脱颖而出。两年后,王珊辞去工作,来到国内民营上市公司——银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任人唯贤的企业用人标准让我们如鱼得水。”王珊说。在公司里,擅长组织协调的王珊充分展示个人才华,全权负责企业文化推广工作。几年时间里,她修订制度,开展活动,让每一位员工接受“勤勉、激情、智慧”企业文化的熏陶。如今,30岁的她已经是银江大学(企业大学)副校长,直接对董事局负责。


        王珊告诉记者,入职民营企业有两个好处。其一,充满活力激情的企业文化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个性,只要你有能力,必定不会被埋没,哪怕“单腿”也不会遭受歧视。“我们公司最年轻的高层才32岁,二十七八岁当中层的比比皆是,这在国企是不可想象的。”


        其二,民营企业的待遇不菲。王珊现在每月收入约1.5万元,在杭州属中等水平。另外,还有一笔潜在的“大头”,就是公司的股权激励。比如晋升到公司高层,一次性就有10万股的激励,按照目前的市值水平,可以在市区买一套三居室。


        最后,王珊感慨,现在民营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去年,有100名“985”“211”高校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公司。今年,公司启动“第一计划”,从中选拔、培养一批中层后备干部。王珊说,她对公司和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想在民营企业立足,没真功夫不行”


        出生于农村的吴伟乾,从小没见过海船。当高考填报志愿看到“船舶”这个专业时,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油然而生。


        2007年,吴伟乾从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了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的船舶设计工作,这是浙江省内数一数二的民企,年薪有10多万元。


        “要想在民营企业立足,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 吴伟乾告诉记者,他对自己的设计拟出两个要求——创意和细致。创意,就是要设计出别具风格的船型,让客户喜欢;细致,就是要对差错“零容忍”,让客户放心。


        就拿吴伟乾的得意之作“长岛明珠豪华客滚船”来说,这是一艘客货两用大海船。上面可乘坐游客,也可承载货物和货车。船型线条洗练,层次分明,既考虑到了客货的分区设计,也将整体风格融为一体。画这些图纸,整整花了他一个多月的时间。据说,这艘船成为渤海湾的明星船。


        吴伟乾的悟性和细致,很快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并升到了生产设计部主任位置。按理他的收入应该翻上几倍,然而,船舶业因为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十分低迷,即使公司转型升级,收入也仍停留在原先水平。


        不过吴伟乾看得很淡,在他看来,在舟山年薪10多万元也能过上好日子。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软件,学习最前沿的设计理念。


        “说白了,我是个技术控。”吴伟乾说,每当看到自己的设计图纸送进船厂,他的心情就像孕育了一个的新生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做好准备,与公司一起迎接新挑战”


        一毕业就入民企宁波科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的苏建飞,从实习生到推广员,再到区域经理,一眨眼已经5年。


        刚进入公司时,因为不熟悉兽药特性、牧场运行和疫病情况,苏建飞对兽药销售这份工作感到既新鲜又害怕。不过,经过公司培训、走访市场、猪场实习等环节的磨炼,苏建飞逐渐找到了感觉。


        因为业绩突出,苏建飞很快被提拔为杭州、湖州地区区域经理。正当他春风得意时,养猪业的“冰河时代”悄悄到来。此后两年多时间,猪价反转降至冰点,养殖户亏损严重,苦不堪言。那段时间到处弥漫着悲观情绪,很多人觉得这碗饭吃不下去了。和苏建飞同时进公司的6个大学生,有4个跳了槽。


        苏建飞说,他也有过动摇,但当想起入职时的初衷,内心就释然许多。“我是农家子弟,学了3年的动物检验检疫专业,不好好做这行还能做什么?”


        于是,苏建飞留了下来,并为之付出了更多努力。他四处搞市场调研,获取第一手供求信息;蹲点养猪户,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和想法。苏建飞不断告诫自己,决不能为了销售量而坑害养猪户的利益,再艰苦也不能失了诚信。“等到猪价回暖,养猪户自然会给我们回报。”


        2015年,猪价开始回升,虽然没有达到2011年的高点,但养猪户已经有了盈利,苏建飞也松了口气。


        现在,他的年收入大概在10~15万元。苏建飞说,他热爱这份工作,也对现状感到满足。接下去,养猪业将转型升级,他已经做好准备,与公司一起迎接新的挑战。(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