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你享受带薪休假的红利了吗?

    2015-8-18


        有假难休?假期时间死板?假日出游“人山人海”?针对当前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缓慢、游客集中出游等弊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等三项举措。


        此次意见首次将带薪休假、错峰休假、“2.5天小短假”一并提出,顿时引发舆论热议,被誉为是休假制度的“破冰”。那么,如何将“三假”落实到位,也考验着单位、企业的“调假智慧”。





    国务院:今年五提落实带薪休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优化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鼓励弹性作息等,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我国官方至少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落实力度也不断加大。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以及带薪休假等制度。”


        4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切实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完善并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年休假等规定”。


        4月24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2015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带薪年休假制度施行7年多以来,仍有部分用人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没有认真执行带薪年休假的法律规定,职工休息休假权益有待进一步落实。下一步要抓好这项工作的落实。


        7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推动各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7月31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7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要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


    各地落实:陆续推出细则措施


        记者注意到,今年已有不少地方出台了落实带薪休假的意见。


        6月份,北京发布《贯彻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实施意见》,明确鼓励用人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切实保障其休闲权利。7月1日至8月14日,北京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检查用人单位落实带薪年休假规定情况。


        此外,湖南、甘肃兰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先后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的实施细则。


        这三地均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15天。


        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兰州“强制”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带薪休假,规定“凡符合年休假条件的工作人员必须休年休假,应休不休的年休假补贴不再发放”。


    2.5天小短假“润喉”不“解渴”
    “落实难”仍待破解


        一度引发猜测的“2.5天弹性作息”终于水落石出。


        很多人表示赞成并欢迎,但从实际看,小短假并不能解决公众旅游出行的渴望,非国家法定的短假福利,可能在实际中遭遇执行难,而在“工作前途考量”与“请假成本”叠加之下,一些上班族也会有所顾虑。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各地方、各单位请假程序大多繁琐,往往经过多个环节审批。26岁安徽白领吴菁说:“根据公司规定,要先领请假表,再找领导层层签字报批,请4个小时的假,光批假都不止4小时。”


        一些民众还担心,周五休假“弹性”,是否意味加班“有理”?


        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伟强教授说:“要让小短假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对多出来的0.5天假期给予界定,如果定义为占用了工作时间,那么怎样去补,就要有明确政策。”

        他还指出,这种休假时间不能全国“一刀切”,而是要按照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地区,区别对待,分类处理。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则表示,弹性休息等措施要在不影响各单位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前提下,集中居民休假时间,释放旅游消费潜力。“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政策,非强制性政策,各地各单位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实施。”


    ★热议1:2.5天小短假哪些地方和单位有条件?


        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不少网友评论追问:“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是指什么地方和什么单位?“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是否其他时间就不会实施周五休假?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峰表示,此次提出的“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应该说是尝试和探索,是鼓励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和单位率先试行,“可以是符合条件的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和一部分福利条件好的民营企业。”


        至于试行周五半天休假的地方,他认为可以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施,这对解决交通拥堵、错峰出游都有积极意义。“国内特大城市周五拥堵已成顽疾,如果部分单位推出周五休半天,也会起到一定缓解。”


    ★热议2:担心恐成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福利


        不少网友认为,很多企业连周末双休都落实不了,更谈何两天半短假,这是一种奢望。


        但是,一项超过6.1万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82.6%的网友认为“此举可行”,仅13.9%的网友认为“不可行”。


        哪些单位有望率先推行小短假?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表示,“鼓励”意味着非强制,“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表示不是全国统一实行,而且只在夏季两三个月的时间内,所以预估小短假惠及群体不会很大。


        也有网友认为,机关事业单位有条件推行小短假,而出于经济利益等考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则没有这个条件,因而担心“小短假沦为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扩大权利差距。


        还有网友担忧:“为百姓服务的部门,可千万不能周五下午就找不到人了。”


    ★热议3:私企“重灾区”如何“攻坚”?


        不休假不许评劳模、应休不休者年假补贴不再发放……近日,多地出台“硬规定”促带薪休假落实,也凸显出这一制度多年来“镜花水月”的施行现状。


        调查显示,七成多网民过去3年内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没休成假的原因中,“想休不敢休”“想休没时间休”“担心休假会影响前途”三项的占比达到一半多。


        然而,另外一个问题更值得深思: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过去3年内,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八成以上职工能够享受带薪休假;合资私营企业三年内享受过带薪休假的职工比例不足半数,小微私营企业多数没有落实带薪休假。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


        “带薪休假难,主要难在私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我国80%以上的劳动力在民营企业,收益不稳定,必须努力工作以保住岗位。”


        专家指出,带薪休假在我国从制度层面已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全面落实,这需要用工单位、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和员工等多方面加力。


        其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劳动监察部门对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有规不依现象不要姑息,严肃查处。其二,工会方面加强对职工带薪休假权益的积极争取和切实保障。其三,建立健全职工权益追溯机制,在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集体协商机制维权等。


        “带薪休假非小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让劳动者不再在要‘福利’还是要‘饭碗’中纠结,是落实带薪休假、增进社会福祉的应有之义。”竹立家说。


    带薪休假落实将有专项督查


        人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约为50%,而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像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得相对较差。


        不少网友提出质疑,目前带薪休假制度尚不能落实,“再多半天周末根本不现实”。


         一些专家也指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少数省份,以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推进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并不积极。


        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表示,带薪休假沦为“纸上福利”,执法监督和处罚力度的不足是重要原因。单位违规后受处罚力度小甚至可以“零成本”,进一步加重了带薪休假“落实难”。


        记者注意到,此次《意见》中明确指出,国家将进一步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并抓好落实。”国务院将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通报落实情况。


        专家建议,应尽快从全国范围出台落实带薪休假的相关细则,并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部门主动监督和追责力度,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严格追究不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以不断提高带薪休假的落实率。(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