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来源:海峡人才报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忠通报2015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据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8万人;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保持在较低水平。
下一步,将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持续的就业创业服务。统筹推进其他群体就业,切实做好结构调整中的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制度,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丰富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和调查制度,研究制定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加强改进公共就业服务的政策措施。
社保基金上半年总收入2.2万亿元
有关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情况,李忠说,一是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46亿人、6.56亿人、1.71亿人、2.08亿人、1.76亿人,比去年底增长325万人、5897万人、50万人、154万人、552万人;1-6月,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合计总收入2.20万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65万亿元,总支出1.83万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0.0%、13.6%、17.5%,累计结余5.61万亿元。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险顶层设计顺利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运行平稳,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出台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基本实现了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统一降低了失业保险费率,扩大了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
三是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务院部署,从2015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约210元。完善居民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将城镇居民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提高60元,达到380元/年。首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已基本发放到位,有27个省级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全国标准之上增加了基础养老金,全国平均水平超过100元,比试点初期增长近一倍。
四是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不断加强。继续推进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施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专项扩面行动,截至6月底,全国建筑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079万人,其中农民工696万人,比去年年底分别增长54万人和68万人。截至6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7.66亿人,比上年底新增5400万人。社保信息公开制度不断完善,首次向社会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
公务员工资调整确保全国范围内7月底前完成
李忠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公务员的工资改革、工资调整必须落实,距离7月底还有几天时间,落实情况怎么样”的问题时指出,确保全国范围内7月底前完成这项工作。
李忠说,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面临的情况比简单调整工资标准确实要更复杂,各地区对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和增加工资等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测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做了大量工作。在各地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从6月份开始,地方已经陆续开始兑现增加的工资,目前,大部分省份已基本完成兑现工作,各地各部门正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国范围内7月底前完成这项工作。
将落实高温津贴发放及中暑职工工伤保险待遇
李忠指出,下一步将落实高温津贴发放以及对中暑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李忠透露,下一步,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人社部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加大高温津贴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企业知道或者更详细、更清晰的知晓劳动保护的相关规定,同时也让劳动者增强维权意识。二是要加强指导。就是要指导企业来合理的确定本单位涉及高温天气作业的岗位和场所,完善落实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有关规章制度,及时发放高温津贴。三是要加大查处力度,特别是对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在落实高温津贴的工作时间、工资支付、高温津贴发放以及对中暑职工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方面的情况,执法检查力度都应该进一步加大,以切实维护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前,在高温津贴方面,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制定出台了本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并对高温津贴的发放条件、发放方式、发放时长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从人社部了解的情况看,包括高温津贴在内的夏季劳动保护措施在大部分企业中得到了落实。其中,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好于民营企业,大中型企业好于小微企业。(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