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政府网站“亮剑”彰显务实精神

    2015-7-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媛 近日,全国政府网站首次普查交出“成绩单”。目前普查第一阶段统计摸底已经结束,全国政府网站“家底”首次摸清,总数高达85890个,今后无维护能力的基层网站不再单独建站。 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作为解读上级政策、宣传政府工作、服务一方百姓的重要窗口,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但现实中一些政府网站有名无实,要么长期不更新、不维护,成了“僵尸网站”,要么内容杂乱无序,想要的搜不着、找不到、点不开,成了“摆设”。这种“休眠网站”不仅没有方便群众办事,还耽误事情的处理,不仅没有赢得群众认可,还损伤了政府公信力,隔开了党与群众的距离。 没有不好的网站,只有不负责任的政府。“僵尸网站”、“休眠网站”的出现折射了个别地方形式主义的余毒还未消除,当初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跟上形势,一窝蜂地建网站、架平台,宣传的稿件发表了、承诺的口号喊出去了,就当是“大功告成”、完成任务了,至于网站担当什么角色、起到哪些作用,后续该如何运营、更新、维护,仿佛都成了后话。政府网站成了摆设,面子工程伤了民心。 诚然,政府网站变成“僵尸网站”与个别领导干部不负责、不重视,追求短期效益有着直接联系,但更深层次的是领导干部不务实、不作为的政绩观,这与“三严三实”要求是相背离的。但话又说回来,上级部门当初积极号召政府建网站、惠民生,最后又是否跟进指导、督查到位?上面松一寸,下头散一尺,出现不更新、不维护、不实用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这次,国务院办公厅部署对全国政府网站进行大普查,摸清“家底”,剑指那些不准确、不回应、不及时的“僵尸网站”,一个不落地进行“大扫荡”,普查的重点是网站的可用性、信息更新情况、互动回应情况和服务实用情况。政府网站本就是服务群众的纽带,这次普查彰显了中央认真贯彻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的坚定决心,以“实”为准绳,直指网站弊病,凡是背离“真干事、干实事、出实效”原则的统统列入整改行列,以“实”的精神办实事。 网站不在多,有用则灵。开展全国政府网站大普查具有积极意义,但把好事办实还得出实招,才能见真效。北京市立足实际将政府网站建设纳入市级机关和各县区绩效考核内容,成为各单位必须完成、干好的“硬任务”,实现了工作有抓手、考核见实效。北京市的先行试点为全国政府网站建设带了个好头,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有上级部门真抓实促、真考实查,量化网站建设考核指标,明确建设标准、具体责任到人,下级单位才能真正做到以服务群众为原点,合理设置栏目、及时更新信息、认真解答疑惑、迅速回应诉求,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用看得见的实效赢得群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