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都是勤务员”彰显为民服务本色

    2015-7-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何浩民 习近平总书记到了吉林延边。17日上午,总书记考察了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同企业职工座谈时,习近平说,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 “勤务员”一词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面对不识字,只会说苗话石爬专大妈的“怎么称呼您”的提问,总书记向大妈介绍自己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简简单单的“勤务员”三个字,朴实无华,不含华丽辞藻,听起来却让人感觉如此贴心。一句“干部都是勤务员”,既道出了总书记的公仆情怀,也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彰显了共产党员一心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服务广大群众,做人民的“勤务员”,不仅是人民群众交予党员干部的本职工作,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同时,甘当群众的“勤务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作风和优良传统,是党赢得民心的制胜法宝。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俯下身子做“牛马”,用真挚的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以实际成绩获得群众“点赞”,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才能持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 毛泽东说过:“人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职位高低,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的确,在群众面前,每个领导干部不分官职大小,都是普通的服务者,要彻底摒弃衙门作风,摆正位子、放下架子,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为群众提供周到、细致、耐心的服务。“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做人民的“勤务员”,不一定要干的轰轰烈烈,只要是在自己岗位上力所能及贡献自己的力量,像焦裕禄、牛玉儒、孔繁森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把群众的评价和口碑作为衡量工作和个人成绩唯一标准,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 时下,有部分干部公仆意识淡薄、服务理念缺失,“为人民服务”挂嘴上,“官本位”遗毒留心底,自认为高人一等,作风上摆“老爷”的架子,工作上得过且过,缺乏勤政务实精神,个别干部甚至出现“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庸官懒政现象,这不仅颠倒了主仆关系,与“勤务员”的本色背道而驰,久而久之还会失去人民信任,割裂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 不得不说,“在其位谋其政”是对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不能只挂嘴上,要从行动上通过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去展示、去兑现。特别是要在“勤”字上面下功夫,转“守”为“攻”,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真正从“勤务员”这个岗位上体现共产党员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