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毕业生青睐哪座城?

    2015-7-8


        每年毕业季,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大学生就业青睐哪些城市?大学生就业流向有哪些特点?近日发布的全国首份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回答了上述问题,报告对全国2325所高校近5年的毕业生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届大学毕业生中,毕业时更换城市已成为主流,大约有59%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选择离开学校所在城市,去别处打拼,其中,有一半的人是在省内迁移,另一半则是跨省迁移。


    ■东部经济带受青睐


        在整个就业流向中,东部经济带显示了吸引人才的巨大能力。


         在所有选择更换城市的毕业生中,有一半流入了广东、浙江、北京、江苏、山东、上海等东部省份或直辖市。大学毕业生净流入率广东高居榜首,达到12.61%,浙江、上海分别以4.64%、1.71%的净流入率位居其后。


        此外,广东和浙江的毕业生留在本省的比例很高,分别高达85%和80%,能吸引人,还能留住人,充分说明这两个经济大省提供的就业与生活环境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而毕业生就地择业比率最低的省区市,分别是天津、北京和西藏。


    ■北京现“围城效应”


        从数据来看,“帝都”“魔都”让人有些爱恨交加,过于激烈的竞争和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不少毕业生望而生畏,北京、上海两地毕业生留在本地的比例分别为51%和62%,考虑这当中还有不少是本地生源,因此外地学子能在京沪落脚的比例更低。


        不过有意思的是,“逃离北上广”和坚定的“北漂”“沪漂”心态同时存在,像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北京在全国城市中,流出量是全国第二,流入量是全国第一,是典型的“围城效应”。


    ■中西部隆起人才高地


        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大学生向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净流出的状况,大学毕业生这样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分布,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格局。


        作为边远地区的西藏,大学毕业生留下建设“世界屋脊”的比例在各省份中排名最低。


        数据同时显示,湖北、湖南高校的毕业生最爱远闯他乡。在前五大热门的跨省远距离迁移路线中,四条来自湖南湖北两省,分别是武汉到深圳、武汉到北京、长沙到深圳、武汉到广州。


        这一方面说明,两湖地区作为中部的教育大省,对外输出人才的能力很强。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相比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对人才的汇聚能力依然有些偏弱。


        尽管人才分布东西部不平衡的整体格局未变,但我们也欣喜看到,中西部人才流失有“止血”之势。数据显示,小部分中西部省区开始出现大学毕业生净流入的状况,内蒙古、新疆、贵州三地在净流入排行榜上分列5、6、7位,开始隆起为新的人才高地,这对国家正在开展的“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是一大好消息。


    ■入闽大学毕业生以赣苏湘居多


        根据报告,流入我省的大学生数全国排位第9,其中主要来自江西、江苏和湖南省。而我省毕业的学生里,73%选择留在本省工作,留下率高于全国69%的平均水准,而选择出省工作的我省毕业生,最热衷去的三大目的地,分别是广东、浙江和江苏。


        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时,我省不少考生都想要去北京、上海求学,但选择就业时,很多人就不这么想了。北京、上海过于激烈的竞争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已经让不少闽籍毕业生望而生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