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个人”先要“四个看”

    2015-7-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习近平要求,广大县委书记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 郡县治,天下安。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县委书记如此重要,但当好县委书记却不容易,大到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小到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需要县委书记花“苦力气”。如今,习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为当好县委书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那么,县委书记们是否做到了“四个人”呢?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照。 做政治的明白人,看党性。县委书记是否对党忠诚,如实、按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否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信仰动摇,精神上缺“钙”,思想上滑坡?这些都需要县委书记时刻警惕和反思。县委书记只有党性坚强,才能经得起风浪考验,不在政治方向上走岔、走偏,才能守好县一级阵地,让党中央放心。 做发展的开路人,看实绩。县委书记是否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是否能攻坚克难,啃下改革发展的硬骨头?是否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些都需要县委书记拿出实绩,才能让老百姓信服。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委书记只有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能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做群众的贴心人,看民意。县委书记是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是否抓住了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是否对待群众缺乏感情,为群众考虑太少,措施不接地气?这些都需要县委书记俯下身子,去听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县委书记只有摆正位置,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才会被群众放在心中。 做班子的带头人,看作风。县委书记是否清正廉洁、公私分明?是否管好了“身边人”、“家里人”?是否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这些都考验着县委书记的示范带头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县委书记只有从严从实,全县干部才会作风务实、埋头苦干,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态;反之,若县委书记滋生了“四风”顽疾,那么其治下的干部中,也会“歪风”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