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大力推进创业创新 打造发展新引擎

    2015-6-24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解读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统性、普惠性政策文件。


        《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


    关注:《意见》包含哪些新政策?


        《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要坚持深化改革,营造创业环境;坚持需求导向,释放创业活力;坚持政策协同,实现落地生根;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模式创新。


        《意见》从9大领域、30个方面明确了96条政策措施。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业便利化;二是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三是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四是扩大创业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五是发展创业服务,构建创业生态;六是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增强支撑作用;七是激发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创业;八是拓展城乡创业渠道,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九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协同机制。


        《意见》指出,要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政策协调联动机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查督导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全力打通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结合实际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积极研究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拓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汇聚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解读:


    ■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金融生态系统


        《意见》与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一起构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


        后者的重点在于创新,旨在为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前者的重点则在于创业,旨在为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提供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


        《意见》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扩大创业投资、发展创业服务、建设创业创新平台、激发创造活力、拓展城乡创业渠道等9个领域提出了近百条具体政策措施。


        有专家认为,当前最为重要也最为紧迫的,是破除经济发展中的“双边信任困境”,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金融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发展 须解决“所罗门之结”

        创新和创业浪潮的兴起,必然要面对创新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信任问题,即“双边信任困境”,他们一方拥有新技术或新点子,另一方握有资本。


        “双边信任困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情形:要开发一个创新的技术或点子,创新者必须相信投资者不会剽窃他的技术或点子,而投资者又必须相信创新创业者不会窃取或滥用其资本,法国经济学家库特和谢弗将创新者与投资者的联结比喻为“所罗门之结”。


        因此,实现创新创业者与投资者的牵手、解决融资问题,是实现创新或创业驱动、经济发展实现“惊险的跳跃”的关键一环。


        《意见》抓住了当前创新创业面临困境的关键所在,对创新创业的融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中两个部分的内容分别阐述了以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和以扩大创业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解决创业者面临的资金需求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创新创业的融资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的支持作用薄弱且创业投资中政府投资比重较大等现状,《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具体举措。


        在发挥资本市场对创业的支持方面,《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上市或发行票据融资,并鼓励创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加快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向创业板转板试点等。


        这些举措,着眼于降低直接融资的门槛,将大大推动创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对于传统上创业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信贷来说,《意见》提出要创新银行的支持方式,推动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对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有针对性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除在资本市场和银行融资外,《意见》提出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引导和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开展公开、小额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丰富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等,拓展创业融资新渠道。


    ■让更多创新 有效转为创业


        创业不等于创新。成功的创业往往只需要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利用现成的技术和设备,只要复制得好,满足市场需求了,创业就成功了。反而,创新,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对于创业者来说,创新与否,完全是看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创业和创新属于不同的专业和领域。创业造就的是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创新造就的是发明家、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专家;创业需要完成的是组合一个可以自我生存自我复制的社会经济组织,创新需要完成的是发现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新的规律,找到更高效的产品、服务的生产方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和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因而,《意见》在一方面重视做好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后发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创新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需求动力;另一方面,衔接创新、创业、创投,让更多的创新有效转化为创业,让创新与创业及时得到创投的大力支持。


    ■主导理念:激发活力 尊重创造 鼓励成功 肯定财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质,是充分活跃和调动劳动者的能力及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创新活力作为核心文化理念,倡导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建立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


        通过《意见》的政策平等调动人们的创造性,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建立有利于全民共创财富、共享财富的体制机制,通过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自主创业创新,放手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有专家表示,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我们需要创造型劳动、创造型知识、创造型人才,要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获得公众的认可,享有崇高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成功的创业者就是今日的英雄。要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