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不能让“狐假虎威”之徒游离法外

    2014-12-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林伟 梳理近年查处的官员腐败案件可以发现,部分官员贪腐过程中,一些人不同程度地担任了“帮凶”角色。这些披着秘书、司机、亲属、情人等外衣的“身边人”,依附在贪腐官员权力之上,以“狐假虎威”方式获得权力的溢出收益。(2014年12月23日《半月谈》) 记得古语说过:“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这句话道出了反腐难,倡廉更难的道理。掌握权力,要做到大公无私、拒腐防变,他律固然重要,但他律不可能随时随地监控每一个角落,更重要的还得靠党员领导干部的严格自律,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身边人”,绝不能“身边人”游走在领导“势力范围”内,变成“超凡脱俗”、“狐假虎威”、“借权寻租”的群体。 事实早已表明,“身边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因素”,虽然不像金钱那样直露,也不像“糖弹”那样明了,但“放倒”一个领导干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对“身边人”管不住、管不好,对“身边人”利用自身权力、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党员领导干部就会被“拉下水”,蜕化变质,而其手中的权力也会沦为“身边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正像报道中所说的,这些披着秘书、司机、亲属、情人等外衣的“身边人”,或借领导的“威名”违规违法办事,或成为领导权力交易的掮客,或与贪腐官员开“夫妻店”,“合作”以权谋私。例如,因受贿罪落马的昆明铁路局原局长闻清良,伙同其情妇钟华开“夫妻店”,为多家公司解决铁路运输计划问题提供帮助,先后收受企业钱款1800余万元。河北省大名县原县委书记边某的专职司机,利用与县委书记关系密切的便利条件,帮人“请托办事”,不到一年半时间里收受他人贿赂50万元。 由此观之,“身边人”廉洁,是党员领导干部抵御腐败的一道有力屏障,“身边人”贪婪,则是党员领导干部滋生腐败的一副“催化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贪婪的“身边人”大多附带在落马官员的累累劣迹中,不“显山露水”,常常以“领导指示的、领导安排的、领导要求的”为借口,将作恶之事推卸干净,“逃离”于打击之外。所以,在继续加大打“虎”拍“蝇”反腐力度的同时,抓“狐狸”工作也要引起高度重视,纳入法律治理范围,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消除“狐害”,砸碎“狐狸”们的“侥幸梦”。 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秘书、司机等“身边人”,要实行统一管理,定期考核、轮换,防止“日久生情”形成人身依附和“小团体”,这是预防其“身边人”腐败的治本之策。而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里人”,则必须落实好财产申报及家庭成员和近亲属从业公开制度,发挥公众监督的积极作用,避免公共权力的暗箱操作,从而遏制“递延权力”,这是抓好源头治理的重要措施。只要我们牢牢“卡住”党员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自由活动”空间,即便是想腐败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