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吃垮面馆的村干部再“吃垮”民心

    2014-1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蔚春 2006年,沙师傅在延安市宝塔区元龙寺乡开了个面馆,2012年,他不得已关了门。沙师傅说,元龙寺乡32个村的村干部都在他的面馆赊过账,讨债两年,还有13个村拖欠4万余元。(11月29日 人民网) 餐费虽少,却是面馆老板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本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即便是市井小民、平头百姓欠债赊账也有偿还的义务,何况是本该为当地群众造福谋利的“父母官”,在这件事的责任追究上,万万不能拿村官不当干部。 不管是工作餐还是接待餐,都不能以“公家”的名义拿群众的钱搞无限期贷款,即便财政困难也必须要把还清群众的欠款放在第一位,短期内确实还不上的也应该给群众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约定还款期限,而不是一躲再躲,一拖再拖。一旦村干部冷漠的态度让群众产生了信任危机,即使经济债能还清,民心债也万难还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当年的共产党人就是依靠这样的精神一步一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然而时至今日,元龙寺乡的村干部身在革命摇篮,脚踏红色热土,却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丢得一干二净,对人民不但不付出,反而还倒行逆施,把来之不易的群众基础弃若敝履,实在让人心寒。 同样是村干部,绍兴市柯桥区九岩村村支书金传土抛下年产值10亿的企业到家乡当村官,一心扑在村民增收致富的事业上,不但不要一分钱的工资,还不找村里报销一分钱的开支。在他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后,200多个村民写信给绍兴市委领导,请求“救救我们的好书记”。金传土的形象与延安吃垮面馆的村干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民心向背一目了然。 吃垮面馆这一事件是当地村委会宗旨意识严重缺乏的外在体现,作为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身系维护一方稳定、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职责,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村干部民本意识的缺位必然会带来民心的流失,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引发民怨的沸腾和政府公信力的丧失,事关重大,决不能等闲视之。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情上一定要锱铢必较,一分一厘都马虎不得。对村干部欠债不还的事件必须追查到底,要弄清楚这些欠款开销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到底是作公务接待之用还是行公款吃喝之便,到底是财政困难还是有心拖延。不但要尽快把欠款悉数追缴到位,还要对牵涉到的责任人严惩不贷、公之于众,给被吃垮的面馆一个说法,给公理正义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