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自学自考”的现实很“骨感”

    2014-11-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高铭佑 24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河北调研时透露,将积极推动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目前正在组织调研论证,将在进一步听取意见、修改完善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消息让饱受诟病的驾考培训再成焦点。(11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据统计,中国驾驶员已接近3亿,预计未来10年,驾驶员仍将以每年2000多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如此巨大的数量无疑给我国的驾照考试增添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驾校市场蓬勃存在“刚需”;另一方面,驾驶人培训考试的发展却同社会期待相背,甚至出现行业腐败。 当前我国驾照考试的形势是驾校培训的“一家独大”,这种长期的垄断引发了很多的问题。部分教练教学态度简单粗暴并“吃拿卡要”,驾校成行贿媒介疏通“上贡”,车管所则从学员信息录入、预约考试到考试通过,关关“雁过拔毛”。驾考这个经济链条上,每个角色都有可能成为腐败的主角,一系列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改善终成痼疾,使得驾考改革箭在弦上。 近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调研车驾管工作时表示,公安部将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有解读认为,“人们期盼已久的驾照自学自考,或许在此轮改革中有所突破。”此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很多群众纷纷拍手叫好。驾照自学自考无疑对于缓解现行驾培机构资源紧张状况,破除诟病多年的学车贵、学车难困局,满足广大民众学车、驾车愿望,具有彰显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 然而,我们亦应看到,学车本是件危险的事情,整个过程涉及公共安全。对于纯粹的“自学”,不仅将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也更不被现行法所容忍。所谓的“自学自考”并不是指学员自己随便拿辆车,找个场地进行自学,而是相对于统一由驾校安排培训,目的是在于打破驾校在驾照学习考试中的天然垄断权,从而给公民更多的选择权。 理论上说起来简单,可是放到实践中,“驾照自学自考”的权利要走向现实又谈何容易。首先,需要相关的法律框架,立法需要先行赋予公民租用相关场地的权利,界定哪些人员、哪些车辆能够有资格成为“驾考培训个体户”。 其次,在实践中,还须保障公民能够租用到相关场地,相关人员能够有能力保障培训安全。最后,相关成本还须低于驾校,否则该行业也将深陷生存窘境。 总而言之,所谓改革突破“驾照自学自考”,或许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不仅将面对法律桎梏,更将面临实践困境。要切实有效的改革驾照考试相关问题,更需要从驾校准入民间化、相关场地公益化、学车成本透明化、驾校管理严格化等方面入手,这些问题才是保障学员权利的当务之急,更是公民驾考红利真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