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吃空饷”还需借鉴“反四风”

    2014-1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宁 记者梳理发现,在各省区市中,河北、四川、河南清理“吃空饷”人数位居前三位。其中河北共清理“吃空饷”人员55793人,四川清理清退“吃空饷”的人数为28466人,河南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15022人。(新京报10月7日) 干部在编不在岗,不干活“吃空饷”一直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治理“吃空饷”问题,不仅解决了群众诉求、减轻了财政负担,更是提高行政效率、打造高效便民政府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根治“吃空饷”问题,还需借鉴“反四风”的经验,领导带头、严格执纪。 一方面,治理“吃空饷”需要自上而下、领导带头。“反四风”之所以能够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上而下推行、领导带头执行。中央领导人带头遵守“八项规定”、以身作则“反四风”让基层干部与群众认识到了中央的决心与信心,真正清除了“走过场、等等看”等懈怠思想。治理“吃空饷”问题也需如此。从现实来看,“吃空饷”往往与领导点头默认、不予追究有一定关系,“吃空饷”的干部也大多不是“平民”,这正是“空饷”屡清不清、屡治无效的重要原因。这边忙着治理“空饷”,那边领导的“人情”电话、“说情”条子就紧紧跟上,所以“空饷”久治无效、饱受群众诟病。想要根治“吃空饷”问题,绝不能仅仅抓基层,而必须要通过自上而下、领导带头形成根治“吃空饷”问题的好风气。 另一方面,治理“吃空饷”还需牢树铁律、严格执纪。“八项规定”刚出台的时候,一些基层干部还存在观望的心理,总觉得还是“一阵风”;一些群众也存在不相信的想法,总觉得还是“走过场”。然而,伴随着各级纪委日益严厉的通报和严格执行的处分,“八项规定”是不可触犯的红线已经成为了干部群众的共识。治理“吃空饷”问题也需要这样铁的纪律。“吃空饷”问题摸清底子难度并不大、最难的就是如何一视同仁的执行纪律。只有严格的执行人事管理制度,树立“谁也不能成为例外”的正确导向,才能把“吃空饷”治理到底。牢树铁纪,不仅有利于对既往的“吃空饷”问题进行清理,更有利于今后堵死“吃空饷”的缝隙。 “吃空饷”问题的存在,对干部队伍形象是一种损害,对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是一种拖累。笔者希望,通过借鉴“反四风”的成功经验,真正把“吃空饷”问题解决在当下,为建设高效政府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