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2014-9-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媛 近日,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意见》针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报考人数少、招录困难的现象,“量身制定”了政策,降低了考录门槛,迎来一片点赞。 提起公务员招考,多数人脑海中出现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那些热门岗位的报考比例高得令人“望而却步”,每年的考试现场也是“人满为患”,最后能“胜出”的更是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但被学历、专业、年龄、经历等多个条条框框拒之门外的也不乏各类特色人才。 然而,在一些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县乡,公务员考录就显得有些“门庭冷落”,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区,用人单位求贤若渴,但却招不到人。一方面,艰苦边远地区条件差,且基层工作苦,干事情要靠一张嘴、两条腿,基层工作累,“白加黑”、“5+2”是常态,压力大,难出成绩,让人不想去;另一方面,一些学历、专业、年龄的限制,让一些有志青年想去又没法去,造成人才流通不畅。 “均码”的衣服不是每个人穿了都好看,同样的鞋子有的穿了正合脚,有的会挤脚,走起路来会“磨脚”,有的挂不住,走起路来不“利索”。选拔公务员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单子开药”未必能适合所有地区,“量体裁衣”的政策才更符合当地实情。而一些地方在公务员招考条件上的新改制,也为当地带来了用人“新气象”,一些大龄、低学历的人才当中不乏能吃苦、肯受累,会干事、愿干事的人,他们在基层的舞台也能绽放光彩。 这次,中组部出台新规,是对去年新《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从招考职位的学历、专业、年龄、工作年限等六个方面降低了报考门槛,体现了我们党“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理念,实现了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利用,对打破人才闲置格局具有重大意义,让一些有志青年看到“希望”,激活了人才这“一池春水”,将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门槛降低”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队伍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但招进来只是人才管理的第一步,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仍任重道远。“量体裁衣”制定选人用人政策是一剂“良药”,按照这个“单子”“开方拿药”,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我们也期待更多人才在这里“敦敦苗”,“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