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掉节日“人情往来”腐败的“马甲”

    2014-9-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梁峰 据报载,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期对已争议两年之久的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案做出终审裁定,萧县80多名“送礼干部”也被免职。 “礼尚往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节日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动、拜访、请客、送礼是表达礼仪、维系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本无可厚非。但近年来,这一美德却在特定领域发生偏离、变质。就拿本案为例,据萧县办案人员介绍,该县被免职的80多名干部,送礼大多集中在过节、婚嫁,且打着“人情来往”的幌子。再如,近日被媒体曝光的湖北某央企“送礼清单”一事,面对违纪的实事,该企业还拿“礼尚往来”作“挡箭牌”,为自己辩解。同样是礼尚往来,可脱掉萧县被免80多名干部和这家央企送礼“人情”的马甲,里面包裹的不是浓厚的亲情、友情,而是权钱交易、是腐败。这种只有“人情往来”之名,而无其实的做法,不仅破坏党风政风,带坏社会风气,而且还会透支干部公信力,引起群众不满。 节日“人情往来”腐败整治由来已久,可其仍然死而不僵,呈“按下葫芦浮起瓢”之势,一方面在于其隐蔽性,监督缺位,假若不是其闹内讧相互揭发,常人很难发现。另一方面在于其制度不规范,节日收受礼品限额多少没有明确规定,这就给“公款送礼”留下了繁衍的裂缝。 所以,整治节日“人情往来”腐败,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带好头。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节日期间,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廉政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等党纪法规,自觉抵制公款送礼歪风,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管好身边人,不给送礼者有可趁之机。另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应尽快建立反腐败法,明确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礼品限额,超过限额即视为违法行为。最后,还要严惩。要不断畅通举报渠道,调动群众监督积极性,形成监督合力,并对发现违规问题发现一起惩处一起,绝不留情,不搞下不为例。只有此,整治节日“人情往来”腐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