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插队”演绎成下一个“中国特色”

    2014-9-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张娜 一名内地女子今年7月底赴港,在广东道英国保诚保险大厦排队交保险费时插队,一名怀孕6个月的女士看不过眼,用手机拍照,内地女子随即用雨伞插向孕妇腹部,令孕妇肚痛送院。该名内地女子被控以一项普通袭击罪。昨日该名女子在九龙城裁判法院承认控罪,被判罚款1000港元。(2014年9月4日 南方都市报) “内地女子在香港插队被拍,用雨伞插向孕妇腹部”,“疑内地女子在港搭公车插队被赶下车”,“某内地男子因插队上车遭人指责后竟破口大骂”……一则又一则的新闻,一个又一个的“内地”,让我们不禁感到面红耳赤,火气上涌。为何报道总是针对“内地人”?甚至演绎成了“中国式插队”?不得不说,国人的“素质低”已经成为了一个代名词。曾有过“颐和园小便”的中国人,有过“卢浮宫水池前泡脚”的中国人,现在又有了“香港插队”的中国人,笔者认为,面对这种“中国式”行为,该管管了。 首先,中国的教育模式要改良。据调查,我国的人均受教育程度一直稳居世界后十名,而即便已有的教育也不过是“拿成绩说话”。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应早日实现。其次,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可以说,国人的插队行为并非只有在外地上演。在国内,公交车前的前拥后挤、医院挂号前的偶尔插队也在频繁上映。所以说,提升公共管理水平,让国人都能够养成一个守秩序、爱排队的习惯,又如何会形成“中国式插队”?最后,维护社会公平。为何有人想要插队?殊不知,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早已将你的“所求”剥夺了。专家门诊、合适楼层,早已成为了别人的“囊中之物”,再“排队”又有何意义?所以,呼唤社会公平,同样是根治“中国式”行为的一剂良药。 当然,并非所有的国人都是“素质低”,也并非所有的外国人都是“素质高”,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莫让“插队”演绎成下一个“中国式过马路”,不止需要加强国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更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笔者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会屹立于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