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善于处理“四对关系”

    2014-8-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领导干部执政面临的风险、考验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领导干部特别需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四对关系”。 一要处理好“提高学历”与“增长阅历”的关系。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已有不少人拥有学士、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学历和学位是学识的重要反映。领导干部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理论素养,更新知识储备,值得鼓励和提倡。然而,拥有一纸高学历文凭固然重要,拥有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厚重阅历更不可或缺。部分领导干部学历虽然越来越高,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越来越弱,面对复杂局面,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工作方法简单生硬,这与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领导干部既要看重“学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更要看重“阅历”,通过实践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如此,才不会成为“高学历低能力”的干部。 二要处理好“充满闯劲”与“保持韧劲”的关系。一些领导干部到一个新地方后,往往习惯先烧“三把火”,砍“三板斧”,给人的感觉是闯劲、干劲十足。然而,干事创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保持韧劲,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相比较而言,一时一事有闯劲容易,长久保持这股闯劲却比较难,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住原始的干事创业激情更加不易。因此,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需要有闯劲、有激情,但更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把这种“闯劲”转化为“韧劲”,长久地发扬下去。如此,才不会成为一张蓝图绘不到底的“半拉子”干部。 三要处理好“领导说好”与“群众叫好”的关系。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本单位干部的基本情况有着较为准确和全面的了解,加之各单位主要领导掌握着本单位干部提拔任用的主动权,部分干部便老想着如何讨好主要领导,以为让“领导说好”就能万事大吉了。然而,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群众夸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心里也有杆秤,我们的工作成效如何,领导的评价固然重要,但群众公认才是最大的褒奖。因此,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善于“向上看”,让“领导说好”,更要学会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及时倾听群众的诉求,维护群众的利益,让群众对我们的工作“叫好”。如此,才能收到工作向上攀登、作风向下深入的双赢效果。 四要处理好“敢于担事”与“干净干事”的关系。敢负责、能担当既是衡量一个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一个干部勇气和魄力的表现。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仍然不少,特别需要一批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非常时期豁得出去的敢于担当的干部。然而,敢于担事只是衡量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敢担事又不出事的干部,才是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干部。有些干部有很强的干事创业能力和气魄,却很可惜没有守住为官从政的底线,倒在了清正廉洁的“高压线”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处理好“敢于担事”与“干净干事”的关系,真正做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