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心成享乐之地,公款为何愿意买单?

    2014-8-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央 本应是职工教育培训的课堂,却沦为海滨和景点接待基地;本应简朴、节俭,但茅台、中华等高档烟酒却充斥其间。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依山傍水集中建起各式豪华培训中心,已异化成公款休闲娱乐的“掩体”和自收自支的“小金库”,并且消费种类花样翻新、名目繁多。(人民网 8月20日) 培训中心早已被列入整改范围,中央也严厉禁止培训中心与所属单位挂钩,但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关键时期,依然有部分培训中心专项整顿不彻底,有的成为“半拉子”,有的不过是“做做样子”,依然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玩的玩。在部分培训基地,天价烟酒茶成为日常用品。这些培训基地,均不对外营业,仅供内部培训所用,而内部培训一年不过十余场,但培训中心却依然盈余,可想而知,一次培训得有多奢侈。 明明是干部接受精神洗礼的圣地,却沾染上了穷奢极欲的俗气,明明是帮助干部把好思想观、强化行政管理技能的传道授业却变成了唯干部是瞻的服务场所,受教育者成了上帝。难以想象,提供奢靡享受的培训如何讲解廉洁和节俭,贪于享乐的干部又是如何巧舌如簧的谈论对节俭的感悟的,这是多么滑稽的一幕。 天价的培训,极尽的奢华享乐,这些巨额开销最终都靠公款买单,但明知不可为为何公款却愿意买单呢?其实,存在奢华享乐的培训大多都是“一把手”参与的,至少也是有报销权限的分管领导,这些人的开销财政不得不买单,不敢不买单。也正因为财政资金源源不断的供应,才能以十几个培训养活培训机构一年。 反过来,若切断了财政供给,天价培训机构自然也就有价无市了。即使他们愿意提供飞天茅台,愿意供应A级铁观音,聘请得了世界一级大厨,但官员买不了单,培训机构自然也不会干赔本的买卖,慢慢的也就接了地气。培训中的奢靡享乐有干部的享乐偏好,也有财政资金挥霍的随意性在护航。公款,偏离了为民轨道,成为个别领导随意支配的“小金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官员自然乐得挥霍。 目前来看,即使培训中心独立为企业,政府再来购买服务,但票子充实,哪个干部又愿意屈尊降贵呢?其实,许多财政买单的工程项目,政府都在购买服务,但审批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管漏洞反倒多生事端,而且,政府的“购买力”若领导说了算,那培训机构以何种性质存在便毫无意义了。因此,要刹住培训中的奢靡浪费歪风,关键还是要管住钱袋子。只有在财经制度上,在财政审批上,在干部监管上多重加力,才能真正刹住这股歪风,让领导不敢挥霍,没钱奢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