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浪费建设,万般皆由“心”

    2014-8-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容剑锋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清理整治奢华浪费建设纳入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范围,进行全面清理。(2014年8月5日人民网) 机关办公大楼、社会基础设施等作为公共产品,本应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特征,一旦追逐高档化、奢侈化,则是对普通大众的背离。政府超规模、超标准,甚至大肆举债建豪楼、造地标等奢华浪费建设,则更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公然违背。这种奢华浪费的背后,其实是形形色色蠢蠢欲动的“心”在作怪。 首先是虚荣心。勤劳实干、崇尚节约本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讲究面子、喜新厌旧也是国人常有之陋习。特别是刚刚富起来的人们,往往就会大手大脚,大摆排场,互相攀比。一些地方当政者也有此病,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以树立政府形象为借口,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建豪楼”、“造地标”,并以大、豪、洋、怪等“之最”为荣。这种政府版的“晒命”、“炫富”, 显摆的是当政者极端的荣誉感和扭曲的权力观。 其次是功利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为政者追求政绩的正常心态。毕竟任期有限,如果老老实实“谋长远”、“打基础”,则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政绩。而大征地、大拆迁、大建设,却能产生“ GDP”,能带来看得见的“政绩”。于是乎,各类不顾实际条件的“大手笔”的规划、“大气魄”的建设也就是所谓的“政绩工程”争先恐后、一哄而上,成为一些人邀功升迁的“垫脚砖”。 然后是侥幸心。对这些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奢华浪费建设,中央一直都在强调整治。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地方暗中变通、工于“擦边球”,甚至打着民生工程的旗号,采取审批环节“瞒天过海”、建造环节“先斩后奏”等方法,以“出发点没错,也既成事实”等敷衍应付,却鲜有追究问责。这就强化了当事者“法不责众”的心理暗示,引发了奢华浪费建设的“野蛮生长”。 还有是私利心。奢华与腐败往往一线之间,在推进奢华建设过程中若掺上官员们谋求私利、中饱私囊的“催化剂”,必然造成贪腐的后果。正因为这种趋利心理的存在,地方当政者在奢华建设上“前赴后继”、乐此不彼,你建我拆,我建他拆,如此循环,浪费的是国家资产,肥了的是个人腰包。 总之,奢华浪费建设不仅助长了长官意识、奢靡之风,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反“四风”要求,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其进行全面整治,掐断各种“不羁”的“心脉”,正当其时、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