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领域缘何成为腐败“重灾区”

    2014-8-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草海情结 根据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整体上看,在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据8月5日《中国经济周刊》) 资料显示,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地区为湖北、内蒙古、重庆、贵州、江西,其中,除江西外,其他4省份均发现房地产腐败问题。第二轮巡视地区为吉林、山西、安徽、湖南、广东、云南,以上6省份均发现房地产腐败问题。第三轮巡视地区为北京、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海南、甘肃、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均发现房地产腐败问题。 另外,据媒体报道,当前官员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管理等6个方面,其中,房地产业占了两席:土地出让和房地产开发。公开数据表明,截至今年7月下旬,中央前三轮巡视的34个地区、单位中,有19名省部级官员在中央巡视组进驻后落马,其中,不少高官的落马与房地产业密不可分,王素毅、金道铭、万庆良、张田欣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房地产领域缘何成为腐败“重灾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房地产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在权力的监督制约方面还做得不到位,一定程度上放纵了房地产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其次,相关部门对房地产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查处不力,形不成典型威慑,“违法成本低”甚至违法不被查处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刺激了官员的贪腐欲望。另外,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是“重金流通”的环节,有大把“油水”可捞,所以,官员们才“前腐后继”,让房地产成为了“落马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在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指出:当前目标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保持高压态势,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在腐败问题上,要紧盯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这就为当前惩治房地产腐败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 如何进一步遏制房地产领域的腐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用地、探矿权、采矿权以及行政复议会审制度等,加强财政资金、地矿项目、用地指标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二是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对房地产领域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形成典型震慑,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三是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房地产领域的廉政警示教育和党纪政纪教育,建立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如此,方能做到“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遏制房地产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