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检验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的四块“试金石”

    2014-7-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七窍玲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7月14日出席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培养锻炼是基础,选准用好是根本。选人用人体现着干部工作导向,要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切实改进创新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 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些年轻干部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强、缺乏艰苦复杂环境历练等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开出切实可行的“药方”,笔者认为,找准理想信念、实践锻炼、敢于担当和锤炼作风这四块“试金石”,是检验识别、选准用好优秀年轻干部的关键。 要把理想信念作为检验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的第一块“试金石”。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道路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缺失,就会“精神缺钙”,就会得“软骨症”。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人的理想高度和人生境界。年轻干部的成熟首要的是政治上的成熟。政治上的坚定与清醒,党性上的坚强与纯洁,是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评判干部成熟程度的基本标尺。年轻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忠诚于党,才有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才能保持正确的成长方向和前进道路。 要把实践锻炼作为检验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的第二块“试金石”。“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一线的艰苦磨练和考验,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有些年轻干部,由于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处理问题时头发昏、心发虚、腿发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勤接地气。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真正沉下去,坐得住“冷板凳”,在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防止“镀金式”、“呵护式”培养,防止在“温室”里“栽培”,真正把基层一线作为检验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的“主战场”,将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年轻干部好坏的重要标准,培养选拔出情系百姓、为民奉献的好干部。 要把敢于担当作为检验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的第三块“试金石”。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敢于担当是新时期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一些干部之所以不敢担当、不愿担当和不能担当,表面上是由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明显缺失,根本原因就在于精神缺“钙”、私心太重、杂念太多,没有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作为年轻干部,只有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才能勇挑历史重担、靠前为民请命,真正做时代的劲草、真金。 要把锤炼作风作为检验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的第四块“试金石”。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一名干部不管有多大功劳苦劳,如果在作风上出了问题,很容易心志失守、自毁前途。对年轻干部而言,作风更是影响着成长,作风漂浮,工作就难出色,事业就难持续,人生往往就难以出彩。因此,要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白做官、踏实做事。年轻干部也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远离结党营私的“小圈子”,远离阿谀奉承的“小兄弟”,远离声色犬马的“小嗜好”,洁身自好、防微杜渐,培养和弘扬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敢做善成的好作风。 总之,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拔苗助长不见得是好事,只有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多“补补钙”、多“墩墩苗”,把每一步走稳走扎实,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