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从政环境要用“心”营造

    2014-7-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盛世还需谨慎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下午就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7月1日 《人民日报》) 从政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的综合体现。从政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党的建设,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良好的从政环境是一个地方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展现,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共同维护,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用“心”营造。 要心系群众。为政之要,重在为民。党的执政基础在于人民,党的动力源泉在于人民,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何谈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这个道理相信每个干部都懂得,但不能只是把人民挂在嘴上,而实际中却是看见群众绕着走、接待群众踢皮球,怕群众闹事、担心群众找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宗旨,做到心系群众,充分尊重群众,诚心相信群众,热情关心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事事为群众着想,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所有工作都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人民群众这个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牢牢抓住、夯实。 要心存敬畏。.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一个人心中有了敬畏,就能自觉约束自己,行为就有了规范、行动就有了方圆、做事就有了底线,知道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名领导干部,更应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方可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谁可以有例外,从而奉公守法,以党纪国法为准绳;敬畏权力,要懂得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姓公而非个人私有,做到秉公用权、谨慎用权,而不能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敬畏组织,才会坚持原则、坚守正道,懂得主动奉献而不是与组织讨价还价,时刻以组织纪律为约束而不是凌驾于组织之上。 要心中有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推进社会进步需要领导干部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经济发展需要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领导干部不畏难、敢担当。身为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应在其位谋其政,以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勇于承担重任、挑起重担,责任面前不摞挑,挑战面前勇开拓,困难面前敢担当,认真地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勤奋敬业,不负党、国家和人民的重托。 良好的从政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是干事创业的需要,也是从严治党、改进作风的需要。各级领导及广大党员干部,唯有用“心”营造、努力维护良好的从政环境,才能引领人民群众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创造出人民满意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