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腐败”根还在权力监管上

    2014-7-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央 “中国网事”记者调查梳理发现,最近频频落马的官员腐败案件大多暴露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家族腐败”,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形成了一个完整腐败的利益链。(中国新闻网 6月29日) “家族腐败”是腐败生态中最坚固的利益链条,有着强大的亲情和信任做支撑,为着家族“共同富裕”而不断贡献和努力。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及其胞弟刘志祥、国家食药监总局原局长郑筱萸的腐败案其妻子和儿子贡献颇多,早已老生常谈的情人腐败等,干部的腐败问题往往不是个人行为,若一个人露出马脚,那就真的是“一竿子便打翻一船人”。 自古便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所以,干部手中的权力,并不是其个人的“殊荣”,更重要的是光耀门楣,福泽家族。而在家族这条利益链条中,分工明确,互相支持,才能完成巨大的利益输送。有的权赫一方,拼的是实力,诚如陕西“房媳”其家族在当地为官的就多达15人,且多居要职,这样煊赫的家世和背景几乎能只手遮天,多买几套房简直就是小儿科,这样的权力抱团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力,互相通融又互相帮助,才让权力转化为了经济利益,惠及家族所有人。有的则深信“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的从政,有的从商。从政的为从商者提供内部信息,疏通内部关系,从商者以金钱替从政者砸开升官的大门,彼此扶持,形成强固的利益关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道出了腐败捆绑家族的原因。干部掌权后,“胳膊肘自然得往内拐”,不帮家人捞点好处自然说不过去。而且,干部身份,并不太方便参与腐败,但家族内人就方便得多,能将干部敢想不敢做的全部揽过来,帮助其躲避监管,逃避责任。 其实,家族腐败的根还是要落到权力上,不论是干部家属借权力自肥,还是干部凭权谋私利,若权力监管到位,权力不可私用,自然也就没有的腐败行为,没有了权力打出的“亲情牌”。 目前,监管干部的制度相对完善,但监管干部身边人乃至身后人的却相对薄弱,由于干部的家属不应受干部的工作干扰,恰好给了家属瓜分权力红利的空隙。因此,对干部家属的监管也不应放松,要处理好家属隐私和监管之间的矛盾,将监管植入家属身边,加强干部家属廉洁教育,树立起干部家属的廉洁意识,让干部不被亲情“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