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葆强调“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咋理解

    2014-5-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黎国宝 5月27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召开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坚持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坚持集中活动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广泛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努力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人民网)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能丢,不能忘。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高度,深刻认识勤俭节约的重大意义,把开展全民节约行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倡导勤俭节约是现实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源禀赋也先天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只有40%左右,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一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方兴未艾,能源资源需求还将保持刚性增长。在这种资源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凸显、贫困人口众多的情况下抓发展、搞建设,如果不及时遏止奢侈浪费,就会加剧资源环境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倡导勤俭节约是时代的要求。今天,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体制增效的“第二季”。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到20个百分点,这说明要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就要将勤俭节约的理念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大力推行节约型生产方式、发展低耗能产业、提倡绿色生活。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自觉把节约的要求体现到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安排、各类项目布局、建设工程设计之中,坚决防止因规划不当、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现象。要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要科学制定节约指标,严格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面的标准,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价格、金融等激励办法和惩罚措施,形成奖优罚劣的政策安排。 倡导勤俭节约是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回顾历史,我们党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历史。革命年代,崇尚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的好作风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继续坚持勤俭办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此,广大群众亦要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勤俭节约。只有人人都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才能让节俭养德真正成为全民行动,进而有效地释放节俭的“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节约风气的形成,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刘奇葆强调的“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还需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节约。各级党员干部要结合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照存在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进行大扫除,带头节约,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