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衙门也腐败”暴露啥问题?

    2014-3-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广东省纪委副书记、广东省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钟世坚21日说,除了党政机关和金融等传统权力机关和部门仍是腐败高发部位外,广东社会中被人认为是“清水衙门”的科教文卫领域,也滋生蔓延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中国新闻网 3月21日)

     

    什么是“清水衙门”?旧指不经手大量钱财,不能从中捞取油水的官府,现多用来比喻经费少,福利少的部门或单位。在我们的固有认知里,“清水衙门”确实没什么贪腐的可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统计,2013年,广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合共查处科教文卫系统案件597人,其中,科技系统22人、教育系统251人、文化系统30人、卫生系统294人。那么,“清水衙门也滋生腐败现象”暴露了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暴露了三个问题:

     

    首先,暴露了“清水衙门”也有腐败的空间。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科教文卫等“清水衙门”中同样有“肥缺”,这些“肥缺”包括领导岗位和采购、审批、执法等重要岗位,占据此岗位的人同样有腐败的空间和可能。本次广东科教文卫系统的腐败现象如此令人触目惊心,并且其中的腐败分子不乏厅级高官就是最好的说明。

     

    其次,暴露了对“清水衙门”监管薄弱的问题。由于我们长期形成的认知,科教文卫等“清水衙门”涉及资金少,完全没法跟交通、城建、规划这些的部门相提并论,因此,在许多地方相关监管部门对此并不重视或者说并未将目光放在这些“清水衙门”身上。殊不知,随着近年来,政府投入到国计民生事业的财政资金比例越来越大,科教文卫等部门可以调动的资金也是水涨船高,而监管没有跟上,自然让腐败分子“闷声发大财”。

     

    最后,暴露了腐败向民生社会领域蔓延的问题。卫生领域的商业贿赂、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教育乱收费、大学基建工程腐败、科研腐败和学术造假等违法违纪行为,这种种腐败现象除了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更清晰的暴露了腐败向民生社会领域蔓延的可怕现实。这是反腐败斗争将要面对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