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暖意浓

    2014-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东武人家 “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利益大于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意、为民谋利的决心、信心和真心,股股暖流如春风般温暖人心。报告不仅宏观统筹全局,更细微之处体味民心、透出民意,态度之情真意切,措施之相得益彰,让人倍受鼓舞。 总体规划定基调、顺民意。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难看出,只有维持社会的稳定,才能保障群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权利,只有在稳中求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改革创新,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在改革中改变中国、发展中国,实现“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根本目标。 细处着手解难题、分民忧。就业为民生之本,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李克强不仅指出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更细化到要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这样大处把握方向,细处找准问题,措施才能到位,问题解决才能取得最大成效。在发展教育、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上,更是细化到“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的具体化要求。让群众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解民忧、帮民困、谋民利的良苦用心。 务实态度增实效、暖民心。真抓实干、务实兴邦,一直是新一届领导人的执着追求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改善民生要向“提质增效”要成绩,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进行自我革命;要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所有公务员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真正当好人民公仆,等等。不仅在目标要求上要有质保量求实效,方法、行动上更要求突破出成绩、有作为,不做行动的矮子,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