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锄山村大乡124号所在的双层式石头房子,俗称“德高楼”(或称“竹篙楼”),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如今,“德高楼”的石头带有磨砺出来的张扬质感,绿油油的藤蔓绕着外墙。这里既是革命烈士宋公铺的家,也曾是锄山地下党支部及锄山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活动据点。
宋公铺,1915年出生,1931年秘密参加革命,并加入党组织,任锄山地下党支部书记。担任工农红军晋南同(晋江、南安、同安)游击队交通员期间,宋公铺参加了晋南同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反“围剿”游击战争,并受命在锄山村建立秘密联络站,任中共同安县地下党组织锄山秘密联络站的负责人,参与组建锄山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了泉南地区的抗日反顽斗争。1940年牺牲,年仅25岁。1983年,民政部追认宋公铺、宋代(宋公铺的三哥)等人为革命烈士。
今年81岁的宋旭明介绍,1931年,他的四叔宋公铺任锄山地下党支部书记。后来,他父亲宋代、宋公铺的五弟宋鑫等人也纷纷投身革命宣传,一起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活动。
16岁起开展地下工作,带着骨干抗日救亡
1931年,中共党员黄永妙到锄山开展地下工作,据点就设在宋公铺家的“德高楼”。由于宋公铺从小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与黄永妙的救国主张一拍即合,立即成立锄山地下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这一年,宋公铺16岁。锄山地下党支部的建立,贯通了中共晋南同地下交通线。
不久,上级地下党组织连同锄山地下党支部,抽调几个基点村骨干成员组成敌后游击队,集中进行军事训练,为抵抗日寇入侵做准备。1934年5月,锄山党支部带领游击队,攻打国民党马巷盐警联保办事处;1937年,宋公铺带领锄山党支部,在晋南同边界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组建马巷抗日后援会、成立抗日民族先锋队,在宋公铺的领导下,队员数量最高峰时达到400多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保家卫国的抗日呼声也传遍了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同年8月,抗日民族先锋队攻打小盈岭哨所,缴获30多支枪械和一批弹药;同年9月,抗日民族先锋队攻打马巷镇公所,击毙了镇公所侦缉队副队长余本分;1938年,宋公铺领导组建了一支二十多人的缉私队,在同安沿海一带捉拿、查扣与日寇勾结的走私船只。
婚宴上遭日伪兵突袭,牺牲时年仅25岁
“德高楼”,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楼内共有十一间房、五个厅及多个天井、小通道,厅房处处相通相连,好似一座小迷宫。说起自己成长的地方,宋旭明脸上满满的自豪。他说,“德高楼”的内部构造,有利于四叔宋公铺开展革命工作,“一旦有什么突发情况,前来开会的革命人士可迅速抽身逃离。”
“我刚出生没多久,四叔就牺牲了;我出生那年年底,我父亲和五叔等人也都被捕遇害。”宋旭明说,整个家族包括宋公铺六兄弟都曾一起生活在“德高楼”。
回忆起宋公铺遇害的那晚,邻居陈官兰仍心有余悸,那年她只有5岁。1940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晚,25岁的宋公铺与金门姑娘杨碧补办婚礼宴请宾客,日伪兵突然破门而入,一阵乱枪扫射。宋公铺拔出腰间的驳壳枪,一边射击,一边冲出门外,却不幸被绳索绊倒,身上多处中弹,光荣牺牲。凶残的敌人将他拖到溪岸旁的舂米捣臼上,残忍地剁下他的头颅,鲜血注满了整个捣臼。
丧心病狂的敌人带着宋公铺的头颅回到马巷镇公所,悬挂在大宫口电杆上示众。3天后,中共同安县委组织委员黄永妙的母亲出钱雇人秘密将头颅取下,带回锄山并葬于现锄山小学后面的山上。
地下武装斗争据点,今成缅怀英烈场所
登上“德高楼”2楼,宋旭明指着左侧约20平方米的房间介绍:“以前我们都住在这里,中间有一堵墙,将房间隔成前后两间房,后房住着四叔遗孀杨碧和堂姐宋素华。”
偌大的“德高楼”虽已空置多年,但在斑驳的墙上,“翔安区‘红色记忆’”的牌匾格外醒目。“德高楼”的隔壁就是内厝乡村党校,还设立了锄山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暨内厝革命老区史迹馆,已成为培训农村基层党员的阵地。
作为抗日英烈的后代,宋旭明说,“我有责任与义务将这段发生在自己家乡、身边人的事迹传播出去,只要大家愿意听,我就会一直讲下去。”(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