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码农要不要逃离一线城市?

    2020-12-15

     

    “一毕业我就去北京从事钟爱的互联网工作,去之前满腔热血和激情,为未来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5年过去了,我天天吃外卖、上班996,把身体熬坏了,却没有等到升职机会。工资涨幅不高,房租却在不断上涨。我即将奔三,连北京一套房子的首付都没能攒到。经济的压力和父母的劝说让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决定还是回我的18线小县城考个公务员。

    从这位“码农”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经历不难发现,已经有许多身处一线城市的码农在考虑要不要逃离这里。

    许多人逃离了一线城市

    “过去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互联网从业者在北上广深杭这些城市之间流动,比如从北京这种房价比较高的一线城市,向杭州这种有房价优势的一线城市流动。”互联网招聘平台拉勾联合创始人鲍艾乐表示,但近几年,她发现一些从业者开始大量从北上广深杭向其他二三线城市流动。

    另一个趋势是,二三线城市对于码农的岗位需求在增加。根据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的《2020人才流动与迁徙报告》,中国IT互联网产业正在向二线城市扩展,所需岗位也从测试、运维等基础技术岗位,向产品研发等核心岗位倾斜。在厦门、珠海、南京等城市,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C++开发工程师等岗位的需求量都排在首位。

    更重要的是,在很多二三线城市,互联网行业的边界已经被打开,一些深受“996”“007”之苦,同时很难晋升到管理岗的码农意识到,自己大可不必局限于租房敲代码的生活,他们可以将学到的互联网思维用在任意城市的任意行业。

    也有不少人重新逃回一线城市

    然而,多位从一线“转战”二三线城市的程序员坦言,现实并没有想象的简单和轻松。虽然物质层面的生活压力变小了,但想要适应二三线城市的新工作环境并不简单,他们多少都经历了技能需求、职场沟通、职业规划上的“水土不服”,这些也让不少码农重新“逃回”一线城市。

    从北京辞职回老家的码农小郭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某公司用几个月时间挖来一线城市某大厂的总监,仅猎头费就高达数万元,然而半年不到,这些总监就陆续离职回到一线城市,他们无法适应薪资待遇、公司气氛和工作方式上的落差,这与他们的职业规划不符。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国内城市GDP排名,经济最强的上海市总GDP量达到26688亿元。而反观,排不上一线城市的省会城市,如郑州、沈阳,其GDP量只有7000亿到8000亿元,至于更小的地级市,其GDP量只能相当于北上广等地的零头。GDP的背后,意味着的是流入城市的投资和资金总量,也意味着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的多少。放弃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回到机会更少的小城市,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吗?答案不言而喻。

    在一线城市愈加看不到翻身机会的码农们,回到小城市以后不仅可能没有很好的工作机会,而且还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可能”,再加上已经在大城市潜移默化形成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观念,与小城市显得格格不入,于是再度选择逃离。

    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一线城市

    其实一个人到底适合不适合在一线大城市发展,是可以从性格看出来的。主要看这两点。

    第一点:有没有很强的毅力和执行力

    很多刚毕业的码农就是随波逐流,刚开始感觉大城市刺激新鲜,不想离开。可他们对事业没有恒定目标,日子也是得过且过,缺乏毅力和执行力。最终五年过后除了头发变少了,其他没啥变化。

    关于毅力和执行力,其实可以根据自己日常习惯判断,比如能坚持每天晨跑吗?能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吗?能坚持让自己不发脾气吗等?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或许安逸稳定的老家生活更适合你。

    第二点:内心的真正需求

    如果你此生有一个非要去完成的梦想,并且很执着,那么请留在一线城市。若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大城市的发展机遇肯定会多一些,说不定哪天你就敲出了改变世界的代码。

    总而言之,大城市抑或小地方都定义不了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生活的真谛始终在点滴奋斗中。唯有你心中的格局和信念,才能刻画出自己人生的参考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