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为“螨”而战,做农业科研的“居里夫人”——记2018年度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获得者张艳璇

    2020-4-8

    来源:海峡人才报


    2019年10月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201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艳璇被授予科技重大贡献奖,成为仅有的两名获奖者之一。

    这一刻,令张艳璇激动不已。这份荣誉,既是省政府对福建科技界人士的最高褒奖,也是对她本人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的高度肯定。

    40年磨一剑,研究农业“天敌”

    这一年,距离张艳璇1979年考取福州农业大专农学系,正式投身于农业科技事业算起,已整整过去40年。40年来,张艳璇全身心投入农业螨类基础与应用研究,在我国农业“天敌”捕食螨商品化的道路上不断开拓,成为这个行业的拓荒者和领导者,缔造了一个个奇迹,取得了一长串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完美诠释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实用技术的一体化进程。

    她领导的“天敌”团队所取得的研发成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专利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件、制定并颁布福建省地方标准3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而她本人,被授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一、二层次人才,福建省首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08年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荣获“2009年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度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并在2018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寻找创新的她”活动中,当选“中国十大女性创新变革者”。

    一长串荣誉的背后,是她与她的团队40年来致力于农业“天敌”——捕食螨的研究与应用,勇于挑战、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他们冲破国际上“天敌”工厂化生产的技术壁垒,率先在我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敌”捕食螨工厂化生产技术,解决了困扰我国50年之久的捕食螨“工厂化生产-产品包装-贮存-长途运输-大田使用与环境相互协调”五大难题。他们成功研发出的捕食螨携菌产品,广泛应用在多种果树、茶园、蔬菜、草莓上控制红蜘蛛、蚜虫、木虱、蓟马等害虫,国际农业与生物研究中心(英国CABI)于2018年5月指出:“这是植保领域新的思路”。1998—2018年,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在我国32个省柑橘、棉花、板栗、茶、蔬菜、苹果等产区推广4007万亩/次,示范区田间应用“天敌”费用仅为化防的30%,提高售价5%~15%,年减少农药使用量40%~60%、培训农民8.43万人次,在我国农业生态领域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也为世界“天敌”产业的研究与应用做出巨大贡献。

    青年立志,做对农业有贡献的“居里夫人”

    青年时期的张艳璇,曾经有个朴素的理想:当一名文学家。但是1975年开始的上山下乡经历改变了她的想法。上山下乡的4年间,她与当地农民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感情。期间,一连串的疑问始终困扰着她:为什么农民辛苦劳作一年还吃不饱?为什么农民总是广种薄收?为什么农民在病虫害面前束手无策?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亲眼看到广大农民们对科学种植技术和知识的匮乏,张艳璇重新调整了人生定位。从那时起,她就立志做一个为农民做实事、对农业有贡献的“居里夫人”。

    1981年,张艳璇从福州农业大专农学系毕业,进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2002年,她获得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她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害螨爆发成灾机理、“害螨-天敌-作物-环境-人为干扰-修复”等相互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当中,并取得了丰硕的研发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多篇论文,得到国际国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跻身“天敌”产业强国

    在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张艳璇和她的团队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天敌”生产相结合?应用是农业科研与技术的归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是张艳璇和她的团队一直实践的宗旨。

    2005年,她创办了我国第一家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天敌”公司,成功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捕食螨按生产需求随时提供产品,是我国农业科技几代人的梦想,如今成为现实。“以螨治螨”产品星火燎原般在我国32省2000多个县得到运用,并出口到国外,引领和带动了我国生物防治产业发展。2014年12月,福建省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广东昆虫所7位著名专家对张艳璇主持的《重要经济作物害虫(螨)“天敌”资源发掘与利用》进行第三方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其中在“天敌”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张艳璇和她的团队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不但实现了“天敌”的商品化生产,充分满足了国内30多个省的需求,还出口到荷兰、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在张艳璇和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从国际上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天敌”弱国,到跻身国际“天敌”产业强国行列。

    执着一生,只为生态安全

    1978—1984年,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浙江、台湾等地稻区水稻叶鞘、稻杆上出现大面积“紫色斑块”,稻穗不稔率达20%~40%,造成严重绝收。学术界对紫杆病、不稔症产生原因众说纷纭。根据研究结果,张艳璇于1982年提出“水稻紫杆病病原是细菌,跗线螨是传播媒介和造成不稔症的重要因素”观点。通过3年对稻跗线螨、“天敌”的定点定期观察,她揭示出水稻跗线螨发生流行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福建日报》曾于1983年2月18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近年来,我国南方稻区跗线螨危害死灰复燃,她的研究将为新一轮稻田跗线螨防治提供重要借鉴。

    福建省是我国毛竹主产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福建省毛竹产区发生国际上非常罕见螨类危害,暴发性成灾面积达60%,竹山荒芜,地方财政收入、区域生态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张艳璇不畏困难、勇于挑战,主动请缨主持《毛竹叶螨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攻关项目。她带领着课题组成员翻山越岭,对福建省60个县(区)、86个乡镇的2000多个竹山进行了全面普查和鉴定。山里经常有青蛇,夏天有很多蚊子,张艳璇和她的团队经常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一到林子里满身都是蚊子。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刻苦钻研,发表毛竹林益、害螨种类达63种含10个新种22个新纪录种,证明纯林化是诱发毛竹害螨成灾的重要因素,针对性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并获得成功,使许多荒芜的竹山重获生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在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后,张艳璇又被派去援疆。到了新疆以后,她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疆气候高温干燥,年降雨量才160毫米,主要作物是棉花、啤酒花、香梨。这些都与张艳璇之前开展的生物防治科研情况大不一样,他们必须在项目研究思路和内容上作调整。对原来从未接触过的生态,要进行分析,任务非常重,再加上当时经费捉襟见肘,因此,张艳璇和她的团队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张艳璇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完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配合和帮助下,他们在棉花、啤酒花、玉米等各类作物上无数次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有效控制了害螨,在边疆荒漠开展的生物防治战取得了胜利,在国际上也引起非常大的震动。

    回顾一幕幕在农业科研和创业创新领域的经历,张艳璇有着无限感慨: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无法拉长,但生命的密度可以增大、生活可以丰富多彩。她说:“成千上万的人们,因我们的努力吃上安全的食品,我感到无限欣慰;成千上万条江河,因我们的努力减少农药污染,我感到无比自豪。”(通讯员 王日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