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三方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2019-10-30

    来源:海峡人才报

     

        本报讯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意见》明确,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专业医学生规模,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鼓励实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到基层提供服务,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健全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机制。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培训,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意见》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加大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投入力度;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完善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改革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参加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优化人才成长途径。通过学科专科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等,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支持组建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支持中医药院校与其他高等学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制定中医师承教育管理办法;经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师承教育继承人,符合条件者可按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大力培养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医药健康服务等技术技能人才;完善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办法,加大中医(专长)医师培训力度,支持中医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促进民间特色技术疗法的传承发展。

     

        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中医药职称评聘制度,注重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院士评选等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单设中医药组;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表彰,建立中医药行业表彰长效机制,注重发现和推介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传承人;各种表彰奖励评选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倾斜。(记者 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