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人才报

郭忠(前)检查铁路旁的安全实施情况
郭忠,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武夷山铁路派出所退休民警;2019年3月,福建省唯一入选第五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先后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南平市道德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金奖”“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1年,郭忠从部队退伍,进入铁路系统工作。1983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普通的铁路民警,直至2018年8月退休,一直在一线的山区铁路派出所工作。郭忠说:“从普通火车到快车到高铁,变的是速度,不变的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1998年,横跨闽赣两省、横穿武夷山脉的峰福铁路横南段(江西横峰至福建南平)正式开通运营。铁路的开通为原本闭塞的闽北和赣西的沿线山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却也带来了不少“麻烦”。铁路沿线经过许多村庄和学校,村民们总是抱怨铁路把他们去地里干活的路“拦腰截断”了,特别不方便。闽赣山区民风淳朴,当地老百姓有“放野牛”的习惯,秋收后把牛放到山里,春耕时再牵回,这些“野牛”经常横冲直撞,威胁着铁路交通安全。铁路开通不到1个月,就发生两起火车撞死耕牛事故,不仅给铁路部门带来重大损失和安全隐患,还导致铁路部门和村民关系十分紧张。
1999年12月,郭忠从邵武调到武夷山。在他到达武夷山的第7天,由8个人组成的武夷山铁路派出所正式组建完成。铁路派出所管辖线路从武夷山市到江西铅山县永平镇,全线长84公里。
巡线是郭忠的本职工作,本来一个星期只要巡逻两次即可,但严峻的安全形势让他不敢怠慢,基本天天都去巡逻,同时还担负起铁路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刚开始,当地许多村民连门都不让这个戴着草帽的陌生警察进。但他不气馁,一次不行就两次,家里找不到人就去田头。逢年过节,他还会带些对联、年画、水果等小礼品去沿线的村民家拜年。慢慢地,村民们开始信任他,纷纷签了安全协议,“野牛”开始圈养起来并进行登记入册,孩子们也不再去铁路边玩耍。
铁路交通安全要宣传到沿线每个人心里去,这是一项“大工程”。郭忠找人录制本地话和普通话两种版本的宣传语,巡线到哪儿,“低音炮喇叭”宣传语就响到哪儿。同时,他还担任铁路沿线20多所中小学的法制教育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学校宣传铁路交通安全。郭忠说:“经过努力,铁路沿途乡镇政府还专门设立专项护路经费奖励村民,铁路沿线的治安一天天好转。”
30多年的铁路一线民警工作,郭忠总结出“四个三”工作法,即“三进”(乡镇村必进、中小学必进、农户家里必进)、“三熟”(熟知、熟记、熟用)、“三多”(多走动、多宣传、多总结)、“三做”(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做为民解忧的热心人、做工作上的有心人),这一工作法在全国铁路公安系统得到推广。
2008年1月,闽赣交界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雪冻雨灾害,先后造成多趟列车滞留在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陈家寨一带。面对灾情,郭忠主动留在陈家寨,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除冰扫雪、安抚滞留旅客。在陈家寨整整待了1个多月,完成抗灾抢险任务,他才回了家。
在铁路工作多年的郭忠发现,经常有一些旅客因遗失财物等原因没钱买票而无法及时回家。2012年,郭忠提议在武夷山火车站建立“全国爱民模范郭忠爱心驿站”,积极为遗失财物等困难旅客提供爱心帮助,他为“爱心驿站”的银行账户打入首笔基金5000元,每年底结算并补足差额部分。运行6年多来,“爱心驿站”已为300多名遇困旅客提供帮助,金额达万余元。
1999年,《每周文摘》一篇献血报道使郭忠受到启发,之后他成了献血屋的“常客”。1999年至2018年,他累计献血量达32800毫升,是武夷山市志愿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先后三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金奖”。此外,他还与福建医科大学签订了器官遗体捐赠协议。
郭忠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与同事一起去福利院做义工,过年了,拉着同事们去村里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贴春联、送节礼。
家人朋友对郭忠从事公益活动非常支持。他爱人虽然在多年前下岗,但这些年来,郭忠把自己获得荣誉的奖金以及一些积蓄拿去做公益,她都没有半句怨言。在他影响下,他的爱人、妹妹、妹夫、儿子、儿媳及派出所的同事都纷纷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
“爷爷,今天在我们学校的电视上,播放您的事迹了,我很高兴和自豪,我要像您一样学雷锋做好事。”3月5日,还在幼儿园上学的孙女笑着对郭忠说。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多作点贡献,郭忠很高兴。他说:“虽然现在我退休了,但‘雷锋精神’永远不退休,我依然会把好事做到底。”(通讯员 熊慎端 黄亨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