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董绍胜:为国效力,实现人生价值升华

    2019-4-16




        人物名片

        董绍胜,山东莱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学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博士,主攻高分子研究,掌握高通量研发核心技术,厦门加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主要创始人。


        人物声音

        董绍胜说:“祖国的召唤是我选择回国创业的最重要动力。”


        人物故事

        厦门的环境和真诚吸引他归国发展


        如果没有选择回国,也许董绍胜可以像往常一样,闲暇时带上猎枪和朋友在美国加州自在地打猎,或者带上钓具出海垂钓。而如今,他放弃了曾经拥有的看似自在的日子,埋头扎在实验室中,做一名一周七天都不休息的创业者。


        他真的不累吗?董绍胜说:“累。但是,这种累却是一种抱有希望的充实,是一种带着崇高感的使命。”他说回国创业是国家提供给归国人才的宝贵机会,也是厦门给予归国人才的充分信任。他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只有不断做好科研、做好技术,在自己钻研的领域有所突破,才不枉国家的信任和付出。


        在决定回国创业之前,董绍胜在硅谷工作了5年,拿着不菲的薪水。他的妻子也在一家美国知名企业甲骨文公司就职。在他的内心,时常有种不安于此的冲动——到底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他认为,将这种人生价值升华,那便是为国家发展奉献才智。


        董绍胜记得,大约10年前,国内吹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他也燃起为国效力的热情。“受硅谷浓厚的创业文化的影响,一些留学生一回国便成为创业英雄。”这些成功案例也鼓舞着董绍胜,在他看来,这是千载难遇的创业好时机,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在他心中升腾起来。


        2012年春节后,董绍胜选择落户厦门。“当时去硅谷引进人才的地方政府很多,在确定去哪发展之前,我跑了很多城市考察。”董绍胜说,之所以选择厦门,除了优美宜居的环境,更是因为厦门的真诚。董绍胜至今还记得当时来厦门参加人才计划答辩时的情景。“当时我一个人从硅谷回来,背着一个黄色双肩包,像是一个来赶考的秀才。”董绍胜说,但是厦门给予他无比的信任,“厦门政府用最大的支持和最贴心的人情关怀赋予我强烈的使命感。重任之下,2014年我主动放弃绿卡,随后携家人举家来到厦门发展。”


        公司注册好之后,董绍胜一直没有去找政府兑现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是公司落户所在地的海沧区政府主动打来电话。“当时,海沧区政府打电话找到我,让我把相关材料递交一下,要给我兑现承诺。”董绍胜说。后来,公司租用了300平方米的场地,5年的房租都是政府给交的。“在厦门待得越久,就越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董绍胜说,厦门政府说到做到,效率、透明性和清廉程度一点不比国外差。


        使命感让他带着团队不断向前


        董绍胜在公司创立之初设下两大目标:成为中国日化知名企业和中国医疗器械知名企业。经过6年多的稳步发展,目前公司已经成为日化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医疗器械也进入量产阶段。


        如今,公司的高分子合成技术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旗下汽车高端护理产品正引领市场方向;医疗器械领域研发正马不停蹄地进行,旗下液体邦迪技术逐渐成熟,临床成果即将见分晓,日化领域中第三代面膜的研发如火如荼。尽管已经在多个领域领跑,但董绍胜还是谦虚地将公司定位为快速发展阶段的初创公司。


        在公司蓬勃发展的背后,是董绍胜带领团队不知疲倦地工作。公司员工都是董绍胜精心挑选来的精英,不仅技术出众,还有着和董绍胜相同的工作理念。员工每周工作六天,每天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八点。“团队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目标,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很自觉。”董绍胜说,他自己则是一周七天不休。


        董绍胜说,他有一种使命感,如果公司做不起来,他会感觉很对不起政府给予的支持。“现在我根本不需要别人来驱动我,这种使命感会让我带着团队向前。”董绍胜说,把公司发展壮大不仅为了团队和个人,更是为了国家。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董绍胜早已做好规划,三到五年内日化这条产业链达到创业板规模;再过三到五年,努力在医疗器械领域做到国内第一品牌。董绍胜把这些目标挂在公司的墙上,不断提醒员工和自己。董绍胜坚信,踏实才能做成事,“社会浮躁,我们不能,只有技术打牢了,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其实,董绍胜不顾一切忘我工作,充满斗志,更得益于家人的支持。为了支持董绍胜创业,妻子从甲骨文公司辞职,回来专门照顾家庭和两个孩子读书。董绍胜和妻子已经达成默契,家里的事全靠妻子一人打点,包括孩子的教育。大女儿被安排在实验小学读书,董绍胜对此无比感恩:“我时常嘱咐爱人,一定要把孩子的教育做好,女儿决不能丢了‘人才’二字的脸。”如今,读五年级的大女儿在班里经常拿第一名。(摘编自公众号“厦门市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