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大数据就业不愁 养护人才抢手

    2018-12-19

    来源:新华网


        2018年校园求职季接近尾声。据统计,除了人工智能外,大数据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也成为备受青睐的热门专业。

        大数据:新兴专业发展迅速市场认知还需完善
        林欢(化名)现在是某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挖掘师。2017年,她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大数据方向毕业,面试过三四家公司后,很快确定心仪的工作。然而,在毕业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林欢用“迷茫”来形容自己。

        “当初读研选择大数据方向的时候,其实我并不是很清楚会学到什么,工作会是什么样。但是从专业性上来说,大数据专业在统计方面比不上统计学专业,算法方面比不上计算机专业,感觉这个专业的地位比较尴尬。作为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有时候自我定位就会比较迷茫。”

        为了找清楚发展方向,林欢在校期间就做了多份实习,但她还是迷茫:“我所在的实习岗位明明标注着需要大数据的专业背景,但在实习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EXCEL的数据透视表,这种比较初级的统计方法。我的感觉是虽然有的企业需要大数据人才,但大数据专业是什么样的?大数据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怎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的企业并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任韬告说,现在市场对大数据的认知还不是很完善,很多企业设置的岗位叫做大数据,但实际工作内容也就是传统的数据分析,是一种“伪需求”。但这种“伪需求”情况属于一种发展阶段,它并不一定是坏事。“这个岗位现在不是大数据,并不意味着以后不是。很多企业现在设置大数据岗位,也是在做一种探索和人才储备,需求是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去明确的”。

        任韬介绍,大数据专业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国内真正有大数据专业的毕业生是从2017年开始。不过大数据专业发展迅速,2017年,招收大数据专业的院校在教育部备案的有200多家,而且招生规模还在增加,以后产生的毕业生规模会非常大。目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大数据专业本科生70%以上更倾向于读研,而硕士生和其他本科生的就业去向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类企业、数据类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

        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缺口大,学生越来越抢手
        今年22岁的孙宏鑫是一家知名老年公寓的生活照料主管,负责照护失能和半失能老人。2017年7月,他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从事老年照护工作至今。

        孙宏鑫通过自主招生进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他选择学习这个专业与从小受爷爷奶奶照顾有很大关系:“爷爷奶奶一直把我带到高中,跟他们感情很深。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沟通会觉得有代沟,但我那时候跟爷爷奶奶什么都说。后来在选专业时,我就觉得跟老人打交道还是一个比较轻松的事情。”

        进入大学后,孙宏鑫通过系统地学习,对这个专业越来越感兴趣:“进入学校学习后,接触到的专业课对我的启发挺大,特别是有一门叫《老年照护技术》的课,课程中有涉及人体力学,不管是平时在家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还是在工作中照顾长辈们,都十分有用。”

        2016年,当时还没毕业的孙宏鑫和同学们一起进入老年公寓实习,从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做起。孙宏鑫所在部门的老人几乎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衣食穿和排泄等方面都需要协助。刚接触这些工作的孙宏鑫感觉有些累。

        “从学校出来到实际工作中,刚开始觉得反差挺大。在学校里我们知道这个专业的前景挺不错,到了工作中,才知道老人的一切生活细节都得细心做好,那个时候工作觉得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但是孙宏鑫拿出了照顾爷爷奶奶的劲儿,把老人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慢慢适应工作。现在,他主管整个楼层的照护工作,手下带了14个员工。有新员工入职时,他还会手把手地培训指导他们。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组长王婷表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从2010年正式招生起,至今已有六届毕业生,2010级到2013级只有一个班,毕业生三四十人。2014级开始招两个班,毕业生达到七八十人。就业去向一般有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单位、非政府组织等。最近几年随着大家认知的变化以及薪资的提高,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抢手。

        “随着国家政策的宣讲,家长们的心态发生变化。2013年的毕业生,从毕业起就有几乎一半的人不再从事养老行业。但今年的毕业生,88%的学生都在养老行业。其次,养老行业的薪资也在上升,2010级学生当时的实习津贴是1500元,但从2015年开始,实习津贴就开始上涨。今年,学生出去实习,实习津贴低于3000元的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都不大。据学生反馈,毕业后月薪在4000元至5000元。往届毕业生已经做到中层,个别年薪已到20万元。”王婷介绍。

        王婷说,现在养老护理员的缺口巨大,养护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非常抢手。“按平均1比3的照护比配备养老护理员,北京市需要养老护理员5万人左右。而目前,在北京市养老机构工作的人员共计1万余人,除去其中的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养老护理员仅有5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