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为百姓生命健康“再战一个回合”

    2018-11-22




        11月16日,中央宣传部追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王逸平“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中药现代化的奋进者,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群众向他学习。


        王逸平生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他不忘初心、胸怀大爱,始终把解除人民群众病痛作为人生追求,研发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造福2000多万患者;他追求卓越、锐意创新,先后完成50多项新药药效学评价,构建了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和体系;他坚韧执着、奋发忘我,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25年与病魔不懈抗争,默默无闻投身科研,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中药现代化奋进者之歌。


        2018年4月11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王逸平像往常一样,走进熟悉的实验楼,走过实验室,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一天的工作。然而,就连王逸平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这一天竟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他倒在办公室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人们找到他的时候,发现在他面前的茶几上还摆放着用来注射止痛剂的注射针,去世时,他年仅55岁。


        最大愿望:做出“首选新药”


        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于肿瘤,位居各种疾病之首,而研究能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就成了这一领域的专家们毕生努力的目标。一个新药物的研发最少需要10年时间,这一过程对于研制科学家来说,伴随着无数次的肯定与否定,希望与失望。


        丹参入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但丹参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王逸平带领科研团队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艰苦攻关。


        早期研究条件差,他们只好借来仪器,夜以继日地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逸平在实验测试中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


        王逸平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后经临床使用证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可控,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品种,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此后,王逸平又主持了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的药理学研究,目前已完成2期临床试验。该药对心肌细胞钠、钾和钙通道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复合型的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使药物发挥更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现已获得多个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王逸平还领导团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药学研究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王逸平曾说,他生前最大愿望是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


        与病魔抗争:以“有限”搏“意义”


        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造福2000多万患者的创新中药。其领衔研发者,是王逸平。


        而他自己,是一个与病魔“鏖战”了25年的病人。


        早在1993年,刚刚30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Crohn’s(克罗恩)病。同年手术,切除了1米多小肠。学医的他,非常清楚克罗恩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自己的健康只会越来越恶化。


        为了节约时间,与时间赛跑,王逸平总是自己记录病情、给自己打针。他办公室的冰箱里,常备着许多针剂药品。他手写的《Crohn’s病程记录》中,清晰记载了自己病情反复发作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在不断加重,他多次出现贫血、大量便血、疼痛、昏迷等情况,体重常年只有100斤左右。


        但在同事们眼里,王逸平是那样风趣幽默、开朗乐观。如果不出差,他每天7点多出现在单位,晚上八九点下班,甚至经常工作到深夜,周末也经常来单位加班。


        由于多喝水容易腹泻,王逸平平时喝水很少,因此得了肾结石。有一次开会,他的肾结石发作,疼得只能横躺在会议室的凳子上。他和同事们到德国汉堡出差时,疾病发作,造成血尿、腹痛。疼痛难耐时,他就将自己泡在宾馆浴缸的热水中缓解。


        病魔每天都在折磨着王逸平,却从未动摇他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他经常提及“3万天理论”:“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从30岁到55岁,长达25年时间里,王逸平以抱病之躯,先后承担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专项、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专项等众多研究任务。


        生命的践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是我国新药研发国家队,在我国新药研发历史上,留下过许多辉煌纪录。王逸平特别珍视老一辈科学家“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传承。


        新药研发,动辄多年、耗资巨大,需要化学、药理、毒理等各个环节科学家的精诚合作。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导致研发失败。


        王逸平说:“新药研发领域,没有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他从不计较名利得失,无私地与所有人合作,即使取得显著成就,仍始终专注于工作。


        进入21世纪,上海药物所开始了从“出论文”向“出新药”转变。王逸平主动请缨,前往国家新药评审中心学习。他带回的第一批宝贵经验,在药物所整个科研流程的再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来,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盐酸安妥沙星”的研发成功,到26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上海药物所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原创新药,成为上海张江“药谷”的创新高地。王逸平,是上海药物所改革进取、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典型代表。


        众人眼中的王逸平:严谨、勤奋、坚韧


        王逸平生前的“战友”,上海药物所宣利江研究员说,王逸平对新药研制的态度近乎“苛刻”。记得他们第一次发现丹参乙酸酶具有保护心血管作用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兴奋,王逸平却马上平静地着手展开了二次、三次认证,结果都是一致的。操作实验的人员质疑:为什么要重复做相同的实验?王逸平依然执着地要从细胞、组织、器官到整只动物上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才终于放心地宣布丹参乙酸酶的关键作用。在王逸平的心中一直有着明确的理念:我们做的工作是研制新药,而不仅仅是发表论文、评奖,这些药物最终要应用在病人身上,所以这些重复的工作是为了对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


        王逸平的妻子方洁说:“女儿读中学后,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家长会。女儿在国外读书4年,更是从来没有去看过她,一直没有时间。”为了赢得更多宝贵的科研工作时间,他在办公室冰箱中常备着止痛针和急救药,他总是通过服药和自己打针来缓解病痛。2018年初,王逸平感觉病情持续加重,激素药物已经无法控制,但他仍不肯改用生物制剂,因为那是最后一道屏障。他选择通过加大服用剂量来延长激素药物的治疗时间,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再争取十年时间,就可以再做出两个新药!


        他的学生李惠惠回忆,王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了新药研究就是选择了科学长跑。”“相信所有跟王老师相处过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各自有一个王老师的沙漏。面对昼夜不停的沙漏,王老师能做的就是跟时间赛跑。而在我的这个沙漏里,装满了他勤奋、严谨、坚忍的工作作风,装满了他对学生学习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关心。这个沙漏会一直在我心里,当我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可以随时反转,重温他的教导和鼓励,以满满的信心,‘再战一个回合’(王逸平经常勉励学生的一句话)”。(综合自新华网、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