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新兴行业人才需求火爆 科技人才重薪资待遇

    2018-11-21

    来源:人力资源报


        近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闭幕。近年来,随着AI热度不断走高、5G揭开面纱、AR等技术逐渐嵌入生活场景、工业互联网加速落地……科技创新正在推动各领域蓬勃发展。而作为推动互联网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也引发高度关注。

        距离学校秋招大幕拉开已经过去两个月,王宇(化名)仍然没有拿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合同。两年前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的他,未曾想过当下面临的窘境。

        他说:“和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感受是券商招聘人数在减少,银行机构也缩减了招聘规模。但事实上,如果对工作没有太多要求,基本还是可以找到工作。”

        王宇一职难求的另一面,是新兴行业人才需求的火爆。

        形势:人工智能热引爆人才需求
        有数据显示,在2018年一季度供求趋向平衡的状况下,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的平均年薪均突破20万元,而区块链和AI领域的平均年薪则超越30万元,与2017年相比,2018年区块链领域发布的职位数量提升了三倍。作为一家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研发的公司,思必驰在招聘中感受到高端人才的争夺越发激烈。

        思必驰人力资源部总监吴小珍介绍:“近两年,人工智能类人才的供需是不平衡的,原因在于早期人才积累、沉淀较少,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在高校内部设置专业并不多。2015年开始,人工智能领域变得火爆,多家企业相继涌进,企业人才竞争越发激烈。也是从那时,薪资变化一年上一个台阶,开出几十万到近百万元不等的年薪并不鲜见。”

        智联招聘市场部高级总监李强说:“新兴行业对人才需求度比较高。如AI领域,人才需求量呈几何式增长,人才储备主要由关联度较高的行业跨界而来。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尚处于初期阶段,企业在招聘时对人才的工作经验会视情况放低要求,也会以高薪争夺专业人才。”
    2017年12月,腾讯研究院和BOSS直聘联合发布《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AI领域人才约30万,而市场需求在百万量级。全球每年毕业于AI领域的高校学生约2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市场巨大的需求推动下,去年以来,一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专业在高校间开启了一波兴建潮。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继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之后,2018年,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也纷纷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

        在互联网大会上,大咖们谈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说,谁把握住AI,谁就把握住未来。如果说以前还只是浪潮,现在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领域里,有1000多家的创业公司风起云涌,产生了非常多的实用性产品,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说,人工智能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

        腾讯马化腾说,5G时代到来,移动网速迅速提升到光纤级别,将会推出新的VR设备,开发VR版微信。

        聘留:体面工作成新一代科技人才重要诉求
        互联网大咖说的任何一件事,都与人才分不开。猎聘发布的《2018年科技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薪资待遇是科技人才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同时团队氛围、公司品牌、企业创新能力也位列前茅。其中,越年轻的科技人才求职时越重视公司创新能力,并弱化公司品牌在心目中的地位。过去在70后、80后科技人才心目中重要性位列第四的公司创新能力,到了90后已经跃居第二位,其重要性仅次于薪酬待遇。这表明科技人才如果能够实现自身的爱好和价值,求职时在公司品牌方面做出适当让步并非不可能。这个趋势也提醒知名公司吸引科技人才时不能只靠吃老本,持续创新才是科技人才聘留的基石。

        如果不是知名公司,如何吸引科技人才加入?数据表明,求职者面对非知名公司时,普遍更重视职业成长和工作环境,如企业文化、培训机会、薪酬等因素都位居前列。但在90后科技人才心目中,家属关怀、福利两大因素也变得格外重要,在成长与环境基础上,体面工作成为新一代科技人才的重要诉求。

        如何更好地储备、培养人才,是创业企业崛起和迈向长青之路必须思考的问题。猎聘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把冉认为,年轻科技人才求职时更重视公司创新能力和体面工作,并弱化公司品牌在心目中的地位,这为大批创业公司提供了一定的揽才机会。她建议创业公司要善于将自身的创新能力、人文关怀等内容清晰地传递给科技人才,推动公司进一步获得人才青睐。

        “内推外拉”是科技人才的离职主因
        人才流失率高是科技公司的显要特点。报告显示,造成人才离职的原因,首先是管理混乱和流程复杂,占比达27%;其次是人才受到更好的机会诱惑,占比为22.3%。此外,企业允诺差距大、通勤时间长、个人倦怠、工作强度大、不喜欢团队文化、与直接老板不和等因素,也会间接造成科技人才离职。

        在这个知识、科技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人才成为衡量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中高端科技人才职业发展机会多,离职主要原因也往往是“内推外拉”,即厌倦现有工作的同时受到外部机会诱惑。如何做好内部管理,并切实关注个体发展,是每家公司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

        此外,报告还显示,由于BAT在大众心中长期建立的心智影响,科技人才普遍认为“科技感”十足。而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等服务类、媒体、平台类互联网公司在科技人才心中的“科技感”则略显不足。科技人才对电子、制造类传统公司科技认知度较高,而对地产、金融类传统公司的科技认知度则略低。科技人才对一家公司“科技感”的判断,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就业选择,这对人才科技认知度相对较低的公司提出了一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