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长三角数字人才近12万

    2018-11-15

    来源:劳动报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中国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数字人才达到11.8万,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发展和增长速度领先全国。

        所谓数字人才,是指具备ICT(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和ICT补充技能的人才。他们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人才分布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吻合
        《报告》发现,长三角地区高水平人才占比最高的五大行业为: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制造、公司服务、消费品、金融;从人才角度看,数字化转型程度最高的五大行业依次为:ICT、制造、消费品、金融和公司服务。这与长三角地区目前的发展重心相吻合。

        从高水平人才的毕业专业来看,人文类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数量和排名较高,这意味着长三角地区ICT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人才专业基础。相比之下,数字人才的毕业专业则更加倾向于信息技术相关及工业机械相关的专业,进一步体现出ICT和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

        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高水平人才的职位分布总体比较均匀。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字人才在高等级职位上占比较低,大部分处于初级职位,这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依然存在较大的转型与升级空间。

        《报告》还发现,长三角地区对国内的数字人才存在非常明显的吸引力,数字人才流入/流出比达到1.35。这意味着长三角的创新氛围和数字经济正吸引更多的人才聚拢。

        各地数字经济各有重心,分工明确
        《报告》还发现,长三角数字人才发展呈现差异化,各有重心分工明确,这为人才流动和人才成长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例如,上海的高水平人才和数字人才在行业分布上比较均衡,ICT和制造是人才最集中的两大行业,消费品、零售、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也具备良好的人才基础,在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和产业发展方面处于引领地位。

        浙江省表现出基础型和融合型数字经济并重的特点,各城市呈现差异化发展。杭州以发展ICT基础型产业为主,宁波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目标,金华则偏向于消费品、零售等小商品产业。

        江苏省高水平人才和数字人才在传统产业的占比更高,以制造业为主的融合型数字经济发展突出。除南京以ICT为主导行业外,苏州、无锡和常州均以制造业为主导。

        从人才职位等级流动的维度来看,浙江省杭州市充当着人才中转站的作用;江苏省南京市在输送初级数字人才上作用明显;上海市则在数字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其他地区的数字人才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