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职场妈妈如何面对“压力”?

    2018-10-16

    来源:重庆晨报


        近日,马伊琍和姚晨主演的电影《找到你》全国上映,电影展现了马伊琍和姚晨饰演的两位母亲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其中姚晨扮演的职场妈妈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热议。看完电影,很多职场女性都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调查发现,不被理解只是职场妈妈面临的各种压力的一部分,社会的看法、自身价值的认可……各种压力正在给她们带来方方面面的心理问题。

        企业高管辞职回家待产,却像变了一个人
        何敏(化名)今年37岁,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重庆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多年,35岁时成为该企业少有的女性高管。2017年,她与国外求学归来的丈夫结婚,丈夫温柔体贴,他们家庭条件优渥。

        然而这一切,在2017年底,因何敏怀孕出现了变化。因为属于高龄产妇,何敏考虑再三后决定辞职。“我希望在孩子读小学前亲自养育”,何敏觉得隔代教育有很大弊端,而且她很自信,认为以她的能力,“今后想回归职场是很容易的事情”。

        何敏辞职了,这个决定最初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但随后,家里人发现,辞职后何敏像变了一个人。

        何敏要求,全家人必须每天早上7点半以前起床,即使当天是周末、丈夫晚上加班到凌晨,也不能有一点通融。家里每顿饭的每一个菜,甚至于家里的蔬菜、肉类要在哪个超市购买,事无巨细,都必须完全按照她的要求执行,“如果发现一点不对劲的地方,她一定会大发雷霆”。何敏随时随地的苛刻要求,让家人喘不过气。

        除了控制,她也变得多疑,在丈夫眼中,过去那个自信大方的何敏不见了。就在前两个月,何敏的丈夫到外地出差,工作完已是晚上8点,本来订好了第二天一早回重庆的机票,但何敏突然坚持要丈夫必须当晚回来,夫妻俩争执不下。害怕何敏动怒伤到身体,丈夫只能当晚赶到机场购买了凌晨航班的商务舱机票。

        “你怎么变成这样了?”这是争吵中,何敏最常听到的话。实际上,她自己也一直处于惶恐之中,“我也知道现在这样不对,但我控制不了”,她觉得自己现在处在一种恐慌中:“我要一直这样无所事事下去吗?我以后真的还回得去我熟悉的职场吗?”

        上个月,在家人的坚持下,何敏来到心理门诊,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已经不是简单的情绪变化,而是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想拉近与儿子距离,却让母子关系更紧张
        孩子还未出生,何敏就已经焦头烂额,她寄希望于孕期结束,抚育婴儿的忙碌生活能冲淡焦虑。然而,有些职业女性尽管已做母亲多年,但仍旧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

        李勉(化名)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担任运营总监,已经工作20年,儿子也11岁了。从儿子10岁多开始,李勉发现儿子和她的关系,成了全家最疏远的,“暑假,他宁愿和爷爷奶奶待在家,也不和我去迪士尼”。

        李勉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班或者出差,很少有晚上9点以前到家的时候,到了周末,只想在家窝着,哪儿也不想去。李勉最大的愧疚是,自己给儿子的陪伴太少了,“平时都是他爸爸陪他”。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李勉发现,儿子对自己有了抵触情绪。今年上半年,李勉特意增加了和儿子的相处时间,每天尽量7点前完成工作,早点回家陪着儿子写作业,给他检查作业并一起修改。周末,她也会特意带着儿子去书店或者爬山。

        然而,李勉发现,在和儿子的相处中,她的压力有些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不知如何和儿子相处。她和儿子坐在一起,除了学习,似乎再也找不到话说,“有时明明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儿子就不高兴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同时,李勉的儿子也并不觉得妈妈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好事,他告诉爷爷:“和妈妈待在一起紧张,她只会让我做不喜欢的事情。”

        不同阶段的职场妈妈有着不同的压力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心理专家蒋成刚介绍,职场妈妈相当于一人承担两种角色:职业女性和母亲,双重的压力带给她们许多烦恼。“和男性相比,她们会将在职场中的感情更多地投射入家庭,因此她们遇到的心理问题,很可能不只是自己的问题,更是整个家庭的问题。”

        “职场妈妈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烦恼。”蒋成刚分析,当一个职业女性刚刚成为母亲,因为生理激素的变化和身份的变化,心理变得敏感,也会变得多疑、焦虑、烦躁。

        职场妈妈的精力和能量,会一直在母亲身份和职场女性身份之间来回震荡。当家庭需要她更多时,她就将精力更多分给家庭;但职场事情更多时,她就更多地投入职场。大部分时间里,职场女性都可以自我调节实现两种关系的平衡。如果两种身份能量失衡,两方面都在消耗她的能量,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如果家庭不理解、不支持和抱怨,她们就会对家庭产生疏离、感到孤独。为了替代家庭感的缺失,她们就会抓住职场,拼命实现价值,最终面临职场和家庭双重压迫。

        职场妈妈怎样避免心理问题?
        蒋成刚介绍,女性自身的调节与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女性在成为妈妈之前,最好提前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一个合适的预期期望值,这个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太过完美。很多职业妈妈把自己的人生贴上职业女性和妈妈两个标签,并将自己束缚在这样的身份里,这是不对的。人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多重身份角色的人:你不仅是职场女性、是妈妈,还可以是一个旅游达人,一个插花爱好者……不要让职场和家庭占据自己所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