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吴新涛:以“化学”叩开科研强国之门

    2018-9-19

        



        吴新涛: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科协原主席,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会理事。


        尊师重学 老实做事


        1939年,吴新涛出生于福建石狮,父亲吴慕农是菲律宾归侨。1946年,为了筹集创办中学,吴慕农远渡重洋到菲律宾进行募捐。抗战结束后吴慕农创办了石狮市石光中学,1年后却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尽管父亲过早离开人世,但是尊师重学的家风在吴新涛心里埋下了种子。


        吴新涛从小聪颖好学,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读四年级时,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当上张乾二老师讲授的物质结构课程的辅导员。1960年毕业后分配到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任物理化学助教。1962年,吴新涛考取卢嘉锡教授的研究生,攻读物理化学,学制四年。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得到卢教授的赏识。在老一辈科学家严谨学风和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他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了熟练的实验技能。


        吴新涛的事业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原先4年的研究生学制因“文化大革命”而拉成6年,至1968年才算毕业。此时学历升格了,人却降档被分配到漳平潘洛铁矿,先后当矿工和仓管员等。科研事业虽然被迫中断,但他善于在逆境中积蓄知识,通过担任矿山进口汽车配件的英文翻译及担任一年矿山中学英语教师,保持着较高的英语水平。


        1973年,在卢嘉锡院士的关照下,他从潘洛铁矿调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为抢回失去的时间,他加倍努力工作。


        1975年,他参加天花粉蛋白研究,并和吴锵金同志被派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进行天花粉单晶的培养试验。有关实验方案由吴新涛设计,他们仅用3个月就探索出培养我国天花粉蛋白单晶的平衡透析法,受到同行的赞赏。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天花粉蛋白的晶体培养和晶胞基本参数的测定”(协作)、“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头发的X射线分析”(协作)、“生物固氮酶催化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和化学模拟生物固氮模型”等3个研究项目,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和省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吴新涛说:“我比较愿意接受挑战,而且我对卢先生非常敬重,觉得老师委托的事情一定要办好。科学家是老实人,必须老老实实做事,就像分析数据,一个分析我连续做了20多次,要不断提纯,科学家要对自己的数据负责。”


        科研强国 成果丰硕


        20世纪80年代,卢嘉锡推荐吴新涛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留学两年。对于年过不惑初出国门的吴新涛来说,除了新鲜感之外,更大的是震撼。


        吴新涛说:“我去美国的时候有两个老师给我写推荐信,一个是哈佛大学毕业的美国教授,一个是芝加哥大学的华裔教授。那时他们都30多岁,我43岁,而且我只是助理研究员,相当于大学讲师,跟教授差两大级,年纪比他们大水平又比他们低,这种情况下人家怎么看我?我要怎样去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学到?只有争分夺秒,一定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在中美差距面前,吴新涛“科研强国”的愿望更为迫切。从美国学成归来后,吴新涛抱着“敢为人先”的理念,在科研上孜孜不倦,让他在含硫原子簇化学、稀土、氨基酸簇化学及超分子无机组装化学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吴新涛感慨:“过了二十几年,我没想到当年的两个教授要我帮他们写推荐信,因为他们一个要去厦门大学,一个要去苏州大学。这反映了我国科技水平发展了、财力也发展了,我个人也觉得争了一口气。”


        吴新涛主要从事结构化学和簇化学研究, 30多年来,他发表SC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论文250多篇,培养硕士生及博士生近40名,被学术界誉为含硫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领域的“国际带头学者”。1991年以来,他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荣誉。1996年,他作为第一创作人员合作完成的《铜、银异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分子设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吴新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凭借着过人的眼界,吴新涛将研究视野对准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组建纳米研究中心平台,成立纳米材料研究室,2年后升格为“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工程)实验室”,并在2010年成为国家纳米中心京外唯一一个协作实验室。他还应邀为第一部国际权威性的纳米科技大全撰写专章。吴新涛领导的纳米重点实验室,在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


        不忘初心 薪火相传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曹荣说:“福建物构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包括现在的海西研究院,整个过程吴院士都是尽全力支持。即使到现在,他还在为研究所的后续发展、学科规范人才队伍的建设,怎么做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工作而努力。” 


        一方面是师承卢嘉锡的精神,一方面是继承父亲的遗志,吴新涛一直积极致力于培养青年人才,如今他的学生遍布许多领域,都做出了很多突出贡献。


        吴新涛说:“我觉得最开心的就是在物构所为国家培养学生,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任务。卢嘉锡先生讲,一个老师要叫作好老师,就必须要培养出超过我们的学生,如果你教的学生都不如你,那你这个老师就没有当好。这对我来讲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学生比我们强,我就觉得很高兴。”


        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吴新涛,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目前他还担任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带头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任务,一直活跃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摘编自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时代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