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竞争时代,拒做职场乖乖“小白兔”

    2018-7-17


    来源:中人网


        前段时间,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上表态: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否则就会发生“死海效应”。这条微博引起网友热议。

        职场上,“小白兔员工”是指工作态度不错,价值观也和企业匹配,但个人能力和业绩不行的那类人。

        五种员工类型,你是哪种?
        阿里巴巴的人才盘点矩阵中,明确将员工划分成明星、瘦狗、野狗、牛和小白兔五大类。阿里的这个模板是脱胎于著名的产品营销评估工具“波士顿矩阵”,由团队成员的两大基本价值形成评估坐标:个人能力坐标和公司价值观认同坐标。

        明星:个人能力强,业绩突出,对公司目标和价值观认同度高的员工。对于明星员工,企业应该“捧”。不仅要对他们在工作上倾斜资源,提供支持,在物质上慷慨分享,提供待遇,在精神上予以表彰,及时晋升,更要将他们树立为典型,鼓励在明处。

        瘦狗:对于个人能力弱(核心标志是业绩萎靡),对目标和价值观认同度低的员工,被定义为“瘦狗”。对于此类员工,采取的方针是“杀”。

        野狗:个人能力强(核心标志是业绩突出),但对公司目标和价值观认同度极低的员工,被称之为“野狗”。这种员工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恃才傲物。对于有这样苗头的员工,如果不能使其迅速提高价值观认同度,则会呈现出强大的反作用,在其业绩数据的掩盖下,长期给团队带来负能量,削弱管理和制度的威望,形成不可估量的后患。

        关于这种类型的人物,李一男可以作为很好的例子。


        作为天才少年的李一男,15岁就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6岁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华为副总裁。仅仅用了4年,李一男就完成从实习生到副总裁的惊天蜕变。加上任正非特别器重李一男,甚至称他为“干儿子”,他曾一度被外界推测是“华为接班人”。

        2000年,李一男拿着从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的设备,并带走华为技术部大部分的核心成员,毅然决然地来到北京,创办港湾科技网络公司。

        到了2002年,李一男另立门户,推出自有品牌产品,成为华为在企业级数据通信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对于李一男的离开与“背叛”,任正非痛心不已。接着华为为了压制港湾网络公司的发展,展开接近六年的“打港办”,最终成功收购港湾公司。

        牛:其最大特点是“随风倒”。当一个团队中由明星员工成为主导势力时,明星就会成为其成长方向;反之,当一个团队中的野狗成风时,他们就会将野狗作为自己的工作榜样。“牛”型员工是大多数团队中最普遍的存在。

        小白兔:个人能力弱,业绩长期萎靡,但对公司的目标和价值观认同度极高,工作态度极好的员工,阿里矩阵将其定义为小白兔。

        大佬们普遍不喜欢“小白兔”
        关于阿里的这套人才盘点矩阵,今日资本的“风投女王”徐新多次在公开场合进行解读。与周鸿祎的观点一样,徐新特别提醒团队管理上要多关注小白兔的问题:“小白兔是最难的,跟着你很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是没有业绩。干掉它,你好像有点心软,做不到,但是我告诉你,如果你不干掉小白兔,对你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小白兔往往让人不忍下手或者无从下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激起普遍同情,从而在大多数人中形成“管理者缺乏人情味”的观念。
    因此小白兔问题在很多团队里都被长期搁置,这种情况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资历叠加会支持小白兔不断成长为大白兔、老白兔,如果一个公司大量核心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窝”文化,就失去战斗力,失去市场机会。

        在湖畔大学第三届的第一课上,马云就讲到:小公司的成败在于你聘请什么样的人,大公司的成败在于你开除什么样的人。大公司里有很多老白兔,不干活,并且慢慢会传染更多的人。

        史玉柱也曾和马云争论过一个问题:究竟小白兔对公司危害大,还是野狗对公司危害大?最终,史玉柱被说服,也坦言要每季度实行10%末尾淘汰,让“兔子窝”变“狼群”。

        怎样应对“小白兔员工”?马云给出的答案是:逐渐淘汰。

        他认为培养小白兔极大可能会浪费资源,但由于他们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所以可以通过后期的考验再对他们的去留做出选择。

        对此,阿里在公司内部实行“271”管理政策,即在一个公司中20%是优秀员工,70%是不错的员工,10%则是必须被淘汰掉的员工。这实则是对“小白兔员工”实行的一种“优胜劣汰”机制。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企业的小白兔,大多都是温水煮青蛙的产物,原本有能力的员工,在一天又一天不温不火的企业工作氛围下,逐渐变成了不出业绩的小白兔。

        企业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能够激活这些员工,让员工自发产生实现公司目标的驱动力,而不是日复一日不痛不痒地工作下去。只有更好地去处理“小白兔员工”,下面的中层管理、基层管理才会有样学样;只有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管理者才有工具,才有依据,才能向成熟又有生命力的企业迈进。

        然而,激励“小白兔员工”发挥他最大的价值,是需要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投入的,一般的创业公司没有足够多的财力基础去这样做,因此,他们选择了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淘汰。

        拒做职场小白兔
        看到360公司打算清理职场小白兔员工的时候,许多职场人会幸灾乐祸:又有一批可怜人要被清除了。然而他们却没有反思,自己是否就是那个对公司危害极大的小白兔呢?

        职场中小白兔主要有三种类型:

        性格内向,平时工作默默无闻,没有大建树也没有大错误,每天只想着完成手头工作,开会时从不主动发言,也没有想法,很容易被忽略。

        性格开朗热情,态度积极,每次开会都会积极发言,但做事情不过脑子,并且三分钟热度。因此,无法做出业绩。他们看起来努力,但其实从不真正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是大家心中的好员工。

        他们不只是员工,可能已经成为领导层,但仍然朝九晚六,按时来按时走,最大的追求是不犯大错,因为害怕承担责任,拥有一定经验,却不愿冒险,不愿改变,享受现在安逸的生活。

        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被公司淘汰,职场“小白兔”的辩解往往只有一条:我每天加班到这么晚,领导布置的工作我也全部完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会摊上淘汰这种事呢?但请记住,工作绩效或者说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永远以你的实际产出为衡量。你必须要证明在工作中有产值,对团队有贡献,才会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假如你发现自己每天忙了半天都没有产值,这时候需要好好地检查一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方向不对?方法不对?还是组织问题?把问题找出来跟同事和领导讨论,迅速做出改变、拒做职场“小白兔”。

        时间科学管理。职场“小白兔”往往像无头苍蝇,在不同的待办事情中忙得团团转。而做事有效率的人,懂得把事情按缓急轻重分类、遵从“四象限”的时间管理,将待办事情按先后次序排列,把时间投资在重要的事情上,务求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
     
        埋头深耕。职场“小白兔”会边干活边埋怨自己没有时间;办事有生产效率的人却只会默默的做事,花心力实事求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间会说明一切,花时间干实事的人会得到更高的成就。

        起而行动。与其左问右问,不如起而行。相对于“小白兔”总是纠结于各种问题,“这事儿我负责”的工作态度及行动力更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职场中遇到问题,冷静分析后便竭尽全力地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