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该如何走起网上“生命线”

    2016-4-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文晓 “群众在哪,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习大大的新精神,为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推进绿色互联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领导干部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提高领导能力的可靠渠道,也是各级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互动阵地贵在“及时”。即时快捷是互联网的一大优势。 然而还是存在一些门户网站、政务端口沦为“僵尸”、千呼万唤“不”出来的现象,互通有无沾不上边不说,失望、怨气就让群众“不打一处来”。走好群众路线,网下、网上都要及时“互动”、多一些“秒”回复、畅快“群聊”,及时吸纳意见建议,及时宣介惠民政策,及时廓清争议认识,用包容和耐心打动网民,站稳脚跟而后遍地开花。 网言网语学用“同步”。之前,一些领导干部不注意学习网言网语,不懂得网上交流的规律技巧,制造不少“雷人雷语、花边新闻”。提高媒体素养,尤其是网络声誉,应从做一名活跃的网民开始,结合岗位职能和自身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幽默风趣的形式,善于、巧于为党为民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结合群众的“拍砖灌水、楼上楼下”修正改善平时的业务工作,学用同步,相得益彰。 带头“扩散”新风正气。党员干部带头,注册、运用、打理好一批弘扬正能量,讲好基层最美故事、先进人物的网络账号,不片面追求“时髦”、不盲目跟风,尤其避免标新立异、花里胡哨,原创或转载时牢记线上线下的纪律、规矩与修养,掌握好网络这枚反邪防腐克黄拒毒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锋利宝剑,充分发动和团结广大网民,努力打造清新和谐友爱的“第二空间”。 网络援助“有求必应”。群众上网发出了求助信、上访件,或者受困于漫天谣言,或者遭到了网上侵权,各级部门及领导干部积极现身、联系帮扶,也是宗旨意识和履职负责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要创新开展网上办公,加快网络技术升级与硬件改造,方便群众用网维权;另一方面,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也要加大对网络技术的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完善党政部门治网联席会议、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等制度机制,壮大网络监督、监管、服务的合力,严惩违反网络道德以及经济、治安犯罪等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为群众谋福祉,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永恒的高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