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十三五”规划落地打造实干家

    2016-3-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胡军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实现“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关键在于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在决胜全面小康中发挥排头兵和领头羊作用,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树立实干的导向。选人是指挥棒,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关系到干事创业的走向和成败。在选人用人中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用人机制,以改革创新的方法大力选拔重用勇于改革、善于发展的干部,把那些谋划改革发展有思路、促进改革发展有干劲、推动改革发展有业绩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通过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为敢闯敢冒的干部撑腰,为开拓进取的干部鼓劲,给那些会干事、敢干事的干部以舞台,把敢试敢干、敢于负责的干部推上前台,促使各级干部奋发有为干事业。 培育实干的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需要紧紧围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的新要求,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水平。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把教育培训作为丰富知识储备的“加油站”和提高工作能力的“充电器”,通过实施精准培训战略,科学确立干部教育培训新内容,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形式,把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切实在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中打造推动改革发展的行家里手。 加强实干的监督。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要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推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量化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指标,硬化工作措施,一切围着目标转,一切朝着目标干,切实做到级级有目标、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件件有着落。对那些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为官不为、庸懒散拖、干部群众意见较大、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切实消除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着力解决不想干、不愿干、不敢干、干不好的问题,从而打造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的政治生态,激励干部在履职尽责中干成事。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有一大批改革促进派和发展实干家来破解难题、冲破阻力、谋划良策、推动落实。只有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使用、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才能大力营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氛围,促使各级干部在推动 “十三五”规划落地中建功立业作贡献。